教学设计和反思

本文由用户“林姑娘林姑娘”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7 00:50:41 举报文档

以下为《教学设计和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目的

1.掌握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和古今异义。

2、把握荆某某人物形象,了解塑造人物的方法和对他的正确评价。

教学重点

1、学会整体把握文本内容。

2、分析荆某某人物形象。

3、积累重要文言知识。

教学难点

1、如何看待荆某某刺秦王这件事。

2、把握本文对人物性格刻画的方法。

教学过程

1、介绍《战国策》和荆某某刺秦王的时代背景

《战国策》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和本子,西汉的刘向将它整理编订,定名《战国策》

对太子丹、荆某某、高某某等人物介绍,背景介绍

2、诵读课文,逐一解决预习作业

朗读课文时,掌握文章的节奏;字词的读音要读准

结合课文人物,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荆某某刺秦王》的故事

整体感知本文的结构: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3、小结:解决自己设计的问题,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4、作业:诵读课文

教学反思

检测预习部分时,发现只能完成大部分预习目标,因为内容过多,之前虽让孩子们看了导学案,起的作用也是不大,教学过程中发现他们虽然在初中阶段已经掌握了学文言文的部分方法和技巧,但是自觉性和学习能力还是欠缺,没有个好的引导是很难完成既定目标的。本打算当堂就让学生记住《战国策》的相关内容,然而大部分学生只是照着书或者习题册前面的预习提示读,学生无法把握住重点。字词量大,就不得不花费更多时间让他们掌握,才能让学生更好的融入课堂的气氛和讲解中。说是因为字词的积累问题让我觉得学生学习困难,倒不如说是我没有深入了解这届学生的学习基础情况,在教学设计之初,就应该多预留出时间或者用小组学习、互检的方式,让他们尽快把课文熟读弄懂。

经过启发和讲解学生对文中单个人物形象的认识还是没有太大问题的,但在分析荆某某刺秦王的意义方面,同学们理解往往没有那么深刻,很大部分学生不能理解,脱离于当时的背景,他们在课下也做了资料搜集,了解到《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某某,宋代理学家朱熹,他们认为荆某某乃匹夫之勇,或愚蠢之人。对于出现这样的情况,我让学生各抒己见,在这方面学生反应很热烈,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 通过提问题,和一些影视资料对比,和对古代英雄的评价标准,最后得出荆某某的行为符合当时的社会潮流(六国皆欲杀秦?),他是智勇义结合的侠义英雄,而秦王乃时势英雄。这样在整个过程中,完成了学生思考和参与的目的。这就是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最大体现。

在精讲和略讲方面,应该处理得更好些,学生课堂反应不好,觉得一些段落可简略一点,一些教学环节应再多给学生一些思考时间。学生水平不一,很容易造成脱节,在课堂上赶进度的同时尽量照顾那些后进生的接纳程度。新课标越来越针对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但由于学生对文言知识掌握太少,不应该在特别难的地方设置思考题,这既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浪费了时间,应针对学生的特点,高一学生的识知水平,巧妙设计思考题,在老师的辅助下突破重点、难点。这也是在一起合作探究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最近一直在对教学进行反思,在大环境下进行教改还有一定难度,总想着是突出学生的思考,但因为长期形成的已讲为主,以带为先,带动的效果有限,荆某某刺秦王故事性强,大家已经很熟悉的历史故事了,应该对作者高超的文章构思、人物精彩塑造,故事的发展过程以及文章的价值等做重点课堂内容,但因为学生水平,对字词的认识和积累这些知识点太过于纠结,反而让学生学得很累,教师教得更累,必须予以重视和改进。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教学设计和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