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概念的推广的教学设计

本文由用户“woshishenchangjin”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6 23:25:48 举报文档

以下为《角的概念的推广的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角的概念的推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角的概念的推广

【授课班级】 中职一年级计算机专业1班学生

【学生人数】 36人

【教 材】 《数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主编:丘某某)

【授课形式】 课堂教学

【授课时间】 45分钟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以“实例引入——学生自学——知识归纳——分享小卷——典例讲解——练习测验——学生评教”的脉络引导学生运用运动观点来理解角的概念。本节内容是对初中锐角三角函数的一个承接,主要是推广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也是对集合与函数的知识的又一渗透,所以起到了铺垫和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学好本节内容至关重要。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一年级的学生。数学作为计算机的辅助课程,学生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例举大量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任务与问题的设置方面,由易到难,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循序渐进,加深他们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并加强课堂巩固训练。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用“旋转”定义角的概念,理解终边相同的角,初步形成象限角的概念。

能力目标:能找出终边相同的角,会判断角所在象限。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使学生体验数学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任意角的概念。

2.判断象限角。

教学难点:

1.寻找终边相同的角。

2.判断角是第几象限的角。

【教师教法】

任务驱动法:展示视频、图片等资料,引导学生从中发现问题,给学生自学时间并安排任务,在一定时间内寻找新知识。

问题探究法:给出典型问题,小组内探究,解决问题。

反馈练习法:通过习题的演练检验知识的应用情况,找出未能掌握的内容及其差距。

【学生学法】

1.自主学习法:从课前预习到课上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学习,通过观察、体验、探究,内化知识、提升认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小组合作探究法:学生在思考问题时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使学生在课堂中产生“头脑风暴”效应,同时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3.小组竞赛法:练习小测验环节中,让小组与小组间产生竞争,增加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数学课堂的趣味性。

【设计理念】

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改变传统数学课堂“教师一言堂”的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高效课堂。实现数学课“由生活中来、回生活中去”的目标,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合理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发挥教师主导作用。通过网络、视频、图片、动画、文字等手段将生动、鲜活的生活镜头融入抽象的数学课堂,激发学生兴趣。

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生利用信息化手段收集资料,在观察、讨论、活动中充分融入课堂,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前准备】

教师布置任务

1.课前预习。

2.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预习任务。

预习任务:(1)生活中的角有哪些,尽可能多的找到视频、音频、图片、动画、文字

(2)找到本节课中所有的知识点,作成PPT;(3)每组出一张6道题的小卷。

以小组为单位将整理好的资料提交至教师邮箱。

教师浏览并整理学生提交的资料,以备课堂教学使用。

学生活动:利用校园网信息化资源平台、QQ群聊、微信、QQ邮箱等途径,收集、整理并提交资料。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课前准备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信息化资源运用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播放学生收集的视频与图片



教师:设置问题 “寻找生活中和角有关系的事物有哪些?”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学生提交的作品作为案例播放,是对学生预习的肯定,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二、知识积累(8分钟)

整理知识点

展示学生的资料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的预设问题,并进行小组呈现。

教师:引领学生归纳总结新知识点

教师:对小组呈现进行点评,给予相应鼓励。

运用视频、图片、等信息,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小组合作探究旨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间的呈现目的是加强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向他人学习,吸取他人经验的学习习惯。

通过图片、视频的辅助教学,使学生能够形象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三、典例运用(10分钟)

展示小组自出的典例小卷

展示学生的完成情况



教师:小组之间互换小卷,小组讨论问题并解决问题。

学生:根据小组合作探究,各小组呈现讨论结果。

学生:通过各个小组的小卷展示,更全面的了解典型例题。



在教师引领下,通过小组内的合作讨论,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意识,还提高了学生运用信息化手段辅助学习的能力。

各个小组的小卷展示,使学生对知识点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而突出了教学重点。





疑难问题讲解(7分钟)



学生:各个小组内解决,

教师:结合学生的练习反馈,讲解疑难题型



小组讨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突出了本课的重点,也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四、反馈练习(10分钟)

把反馈小卷发放给学生



学生:收发作业

学生:各自做练习,各个小组完成后展示

教师:引导学生现场判卷,并评比出最快小组与最准小组。



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参与在课堂中。





【课堂小结】(4分钟)

教师使用PPT播放的形式和学生一起对本节课小结,同时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预习效果及课上表现的相互评价,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

【课后拓展】(1分钟)

教师布置拓展任务,学生登录QQ群,下载课后作业和评价表,以小组为单位对本组和本节课老师的表现进行评价记录。

【教学反思】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终边相同角的表示和象限角的概念时,一部分学生掌握不太好,通过典型应用、练习反馈与讲解,这部分学生得到了掌握,过程中发现一些学生过程步骤不严谨,及时给予纠正,使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具体计算时,发现不少学生计算能力稍差,需要多加练习而不是依靠计算器。

正确引导学生使用电脑和手机在课前收集关于角的各种资料,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了课堂效率,更接近了学生的所学专业,同时使数学知识从抽象走向了具体,突破了教材的局限,使学生真正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但不少学生上课不敢积极发言,在今后的课堂上我要让学生多说多做,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终结教师一言堂情况,达到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的目标,并充分地展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创造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有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建立起对教材的情感体验与审美想象;其次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鼓励学生无所顾忌及时地表达和提问,对同学的、教师的观点或教材的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

同时,在新的课堂教学中,应该遵循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教学原则,积极进行课程结构与内容的调整,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改革。可以结合教学实际,对教材内容重新整合,使教学更具针对性。要将机械式学习转变成为“有意义学习”,实现所学新知识与已有认知结构的契合,帮助学生吸收和掌握知识并转化为个人的素质和能力,从而获取更高效的课堂教学。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角的概念的推广的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