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散步
姓名:
覃某某
工作单位:
长坪民族初中
学科年级:
七年级语文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课程标准要求
知识目标】
掌握下列字词的读音、意义:
依偎 妩媚 粗犷 小心翼翼 潇洒 涟漪
【能力目标】
1、学习《散步》以小见大的写法,通过细节描写,展示人物感情。
2、正确、清楚、连贯地朗读课文,要读出感情来。
【情感目标】
在阅读中体会《散步》这篇散文表现的亲情和温暖。
二、教材编写意图分析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大胆放手,引导学生自己解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或全班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教师走下讲台与学生交流,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的自尊心、主动性和求知欲已大大提高了,同时,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分析、理解、审美和口头表达能力,基于此,在教学中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做问题的发现者、思考者、探索者
四、教学目标(包括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品味细节,感受课文。
难点:在学习中理解(而不作理性地讲解)“小”“大”其实是一体的东西,“大”(思想、情感、立意、主旨)是蕴含在“小”(故事、细节、情节)里面的东西,二者是不可分离的
五、教学流程与策略的简要说明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语
师:家是什么?家就是爱!爸爸妈妈爱你们,你们也爱爸爸妈妈,一家人相亲相爱。有了爱,就有了一切。今天就让我们陪同一家人去散步,体验一次穿越心灵的散步之旅。
板书课题------散步
二、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1、朗读课文
师:学好一篇散文,首先要能有感情地朗读。这篇课文共8段,老师想请四名同学有感情朗读,
学生朗读
2、互动感知
师:这是多么幸福的一家人啊。从这家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看到了天地间最感动人心的和谐之美。(板书:和谐,绘成一颗心)
学生:分组感知
三、品味语言,赏析特色
师:同学们,刚才通过一个活动,我们感受了这篇散文展现的和谐的人性之美,其实,它的语言同样散发着清新淡雅的芬芳。品读这样的语言,你会从心灵深处被深深打动的。
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打动你心灵的语句,积累下来,并谈谈你的感受。
对称句的积累赏析
师:分析得真透彻。同学们,想知道老师积累的句子吗?
生:想。
师:“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文中还有哪些这样的句子?
生1: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又意思。
生2: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3:整齐匀称,读起来琅琅上口。
师:是的,这些句子结构大致相同、整齐匀称,读起来连贯流畅,富有形式美和音韵美,强化了和谐美满的亲情,且富于趣味。
师:同学们,对文章语言的欣赏,让我们体会到了亲情的芬芳,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亲情故事时刻都在发生着。
板书:品:形式? 情感? 内涵
四、拓展文本,感受生活
1、师:下面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以小组为单位,谈谈自己家庭生活中平凡而感人的小事。
(学生以讨论小组为单位,自由交流)
师:请同学们把你家中的感人故事说出来,谁给大家做精彩的讲述?
2、同学们,既然爸爸妈妈那么疼爱你,关心你,你星期天回去以后打算为家人做点什么?说说你的策划。
学生的回答:
生1、我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给爸爸妈妈一个惊喜。
生2、我下厨炒菜,请爸爸妈妈品尝我的手艺——西红柿炒鸡蛋。
生3、爸爸妈妈最希望我成绩好,到时候我拿几个高分给他们!
生4、给我的爸爸妈妈发一则短信。短信内容是:XXXXXXXXXX
生5、回家后,我想大声的对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XXXXXXXXXX
五、感悟与收获
同学们,学文贵有收获,学习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悟与收获呢?
学生展示所收集的关于亲情的诗、词、名句、歌曲等。
六、结束语:
老师知道你们的精彩会继续下去,但是我们挽留不住时间老人啊!最后,愿我们所有的家永远充满爱,永远散发着亲情的芬芳
教学策略:
教学本文可采用两种教学方法:一是讨论法。引导学生从容易忽视的字词入手,品味其内涵,揣摩人物的心情。二是朗读法。引导学生体味人物心情,读出相应情感。
??? 散文是作者在一次独特经历中的独到感悟。因此,在散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这一次经历、这一处景象、这一点感受、这一种表达等。在制作PPT时,也侧重引导学生阅读体现散步原因、过程、结果的内容,进行思考,展开讨论。同时,运用一些诗句和概括性语句,对人物的情感进行小结,给学生以进一步的启发。
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此处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师:学好一篇散文,首先要能有感情地朗读。这篇课文共8段,请四名同学有感情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了解文章的内容,并看看谁读得更好些
配乐,学生朗读
把握感情、语速、语气、语调等
师:这是多么幸福的一家人啊。从这家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看到了天地间最感动人心的和谐之美。
互动感知
体会“和谐” “孝道”的主题
师:同学们,刚才通过这个活动,我们感受了这篇散文展现的和谐的人性之美。其实,它的语言同样散发着清新淡雅的芬芳。品读这样的语言,你会从心灵深处被深深打动的。
学生:找文中打动心灵的语句,积累下来,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积累 赏析对称句
师:下面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以小组为单位,谈谈自己家庭生活中平凡而感人的小事。
学生的回答:
1、我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给爸爸妈妈一个惊喜。
2、我下厨炒菜,请爸爸妈妈品尝我的手艺——西红柿炒鸡蛋。
3、爸爸妈妈最希望我成绩好,到时候我拿几个高分给他们!
4、给我的爸爸妈妈发一则短信。短信内容是:XXXXXXXXXX
5、回家后,我想大声的对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增加幸福指数
七、教学评价设计(教师评价:学习目标总体完成较好,总目标设定基于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符合编者意图和学情,学生高效完成目标要求,对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
八XXXXX、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散步??莫某某???????????????母亲????走大路???????↑承上?散步??分歧→{我????妻子???????????责任重大→使命感???????????????儿子????走小路???????↓启下
九、实践反思
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反思(不必面面俱到,不少于200字):
《散步》文质兼美,所以我运用以读、说、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活动的有效性。从朗读到品读文章佳句,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到责任担当等环节,涉及到朗读、浏览、品读等几个常见的阅读方法。不仅使学生感悟文本,也提高了学生朗读的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切入点选择周密,教学思路清晰当然,由于课时与师生的能力有限,教学环节的安排也有不足之处。如在欣赏课文朗读时,没有再次强调课文朗读的指导,缺乏示范朗读;学生的互动活动还欠活跃,没有体现出一种主动性;时间的安排有点紧张等。这些都需要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有待改正,愿能有所提高。
最大的收获是,在对作品分析理解的同时,也体会了自己父母的艰辛,学会了要承担家庭的责任,培养尊老爱幼的品质。这不但是对一篇美文的学习,更是对一种优秀品质的学习,我们不但要抓住文本,还要从人物的优秀品质来进一步体会,这才是这节课的真正目的。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