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教学设计

本文由用户“hehe_1212”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6 04:11:22 举报文档

以下为《散步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初中语文《散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字词,准确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

2.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3. 体会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对文章有自己的独特阅读体验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朗读课文,推敲词语,体会情感

(二)难点

对人生的感悟

三、教学流程

【预习作业】

1. 朗读全文,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每人写出这课易某某、多音字及难懂的词语。

具体要求 ---至少三次,读准字音、节奏,以小组为单位检查。

(独立解决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

2. 结合单元提示、预习提示写出本课学习目标。

【导入】

家,是一个人的避风港;亲人,是遇到困难时忠实的守护神;一家人,是温暖而幸福的字眼。今天我们一起走近莫怀戚的《散步》,看一看这温馨画面里的一家人。(开门见山,温情导入,与这篇课文的感情基调一致)

【整体感知】

【检查预习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解决预习作业中的第一个问题。一组展示,其他同学补充并做好笔记。(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解决字词问题)

预设 -----注意两个多音字: 散: s XXXXX n 散文,松散; s XXXXX n 散开,散步 熬:XXXXX o 熬夜;XXXXX o 熬菜。(笔记本整理)

易某某音字形:霎( sh XXXXX)时:时间短 一刹那 (cha) 粼粼 (1 XXXXX n) :形容波光。 蹲: d XXXXX n? 蹲下;樽 z XXXXX n :酒樽严冬:寒冷的冬天

积累词语:

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

本课学习目标,生回答,教师给予指正,规范 -----朗读、语言、情感

以小组为单位,分工朗读:

(读准字音、停顿、节奏,合理安排,可分段,可分角色,合作能力)

过程中读不准的字音师生共同纠正

【品味探究】

3. 教师多媒体提问,学生快速回答问题(这两个问题比较简单,学生在课堂上已经有三遍的朗读过程,能过快速的回答出来)

( 1)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记叙文的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多媒体提示)

预设 --一家人在田野散步

( 2)本文的人物:“我”“我的妻子”“我的儿子”“我的母亲”(板书人物)

4. 这四个人物你组喜欢哪一个?生从文中找出喜欢的依据。(默读相关段落,从文中获取信息,分析人物性格,再试着朗读相关句子,读出重音和节奏,体味作者情感。)

5. 思考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尽量全面的对人物进行解析。交流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

预设:

( 1)儿子 --聪明可爱机灵,重点品析儿子的语言描写 。

A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孩子的天真,父母对孩子的喜爱之情,为后文做铺垫)

( 2)母亲 --很理解儿子的心意,很疼爱自己的孙子,慈祥、善解人意

A. 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信服:相信并接受。信,从人从言,会意字,人的言论是诚实的,引申为动词,信任相信。)

B. 我的母亲又 熬过了一个严冬。(熬字解析,年龄已大了,生命的不易) ?

C.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母亲改变主意,对孙儿的疼爱,对儿子的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找出文中的另一处景物描写并分析其作用。对生命的向往) ?

(3) 妻子 --贤妻良母

A. 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对我的理解)

B.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责任感,共同承担)

(4) “我” --孝敬,有责任感

A.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交代散步的地点、人物,强调“我的”,责任)? B.后来发生了分歧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分歧 歧( 1) 岔道,偏离正道的小路:~途(岔道,喻错误的道路,如“误入~~”)。( 2)不相同,不一致:~义。~视。 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

分歧产生,我决定听母亲的,尊老的美德

C.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母亲老了,生命逐渐衰竭,听我的,我在家庭中的位置很重要,中年人的责任,母亲的顺从,对我的依赖)

(教师通过追问,让学生进入文中情境,完成重难点的突破。过程中出示多媒体,链接有关本文的写作背景。利用七年级同学爱表现的心理,采用抢答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升华感悟】

6. 品味语言 --对称句、叠词、景物描写(通过深入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话,品味语言的同时,理解本文的主体,责任、生命的轮回 ......)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生小结,用“这篇文章通过一家人的散步,写出了 ________”句式表达。

思考:文章的标题可否更换。(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唤起独特的阅读体验)

7. 拓展延伸

(句式训练;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对亲情感悟的思索和分享;“以小见大”写作手法的练笔。)

普通的一次散步,折射出了美丽的亲情,这种写作手法叫“以小见大”。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守候的身影XXXXXXXXXX都包含浓浓的亲情,请同学们结合这篇文章分享自己的亲情,按照要求完成仿写练习。

要求:按照句式,围绕主题完成仿写练习。注意“小事情”中见“大情感”。

散步,是祖孙三代在田野共享天伦之乐。散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完成之后交流,教师适时点拨、评价。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阅读龙应台的《目送》,理解一家人相守的不易。

?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散步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