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进化》教学设计

本文由用户“爱人都居心叵测”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7 00:33:36 举报文档

以下为《《生物的进化》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生物的进化》一节课的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思路

依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以及本节课专业词汇很多、理论性强,又联系到了遗传和变异方面的知识,学生理解运用难的特点,为达到学生接受进化论并能用进化理论解释生物现象,获得对资料的分析、对现象的分析能力,拥有关注生命的情感,我将本节课设计为感性材料引导,理性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思想探究课。 为学生提供了图片、文字数据、录像等感性材料, 引导学生进行思想探究,获得理性认识。对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探究性学习的尝试,增强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的意识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教学设计特色

教材未变,课改先行。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本节课突破了传统教学中对“达尔文进化论”过多解释、运用的桎梏,而真正的把教学重点和难点放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认识和理解上。

在对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等概念和论点的理解作了层层设问和引导,使学生不仅是熟记语句,而是领会含义。

同时,提供了大量的文字,图片,录像材料,而且感性素材不仅是博得学生一笑,不仅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是让学生真正的从素材中受到启迪,深入思考,真正实现了生物课程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目标。

3教学目标

3.1知识与技能目标

3.1.1简述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用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等术语准确阐明观点

3.1.2阐明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的概念

3.1.3举例说明基因频率的两种计算方法

3.1.4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

3.2过程与方法目标

3.2.1通过对多种资料的分析,能通过现象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3.2.2通过思想探究,发展交流与合作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3核心素养的培养

3.3.1通过对我国东北虎种群现状的分析,关心生物资源状况,对我国生物科学和技术发展状况有一定的认识。

3.3.2通过对周围种群的认识和分析,热爱自然,增强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3.3.3通过对达尔文自然选则学说基本内容的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认识,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4教学过程设计(见表1)

表一

教学程序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看一幅生物多样性图片

听教师简短引言

沉浸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

教师有情感说出下列语言:

同学们知道,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至少200万种生物生存的家园,大家想过没有,这些生物中,凶猛的,没有称霸世界;弱小的,也没有无处容身。 他们,是怎样在斗争中相依相存繁衍至今的呢?

早在40亿年前,地球上就产生了原始的生命,他们有是怎样发展成为今天高等复杂的生物呢?

要想解开这些谜,就需要具备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生物的进化”。

通过描述妇孺皆知的现象,提出学生疑惑点,简要给出生物进化所要解决的疑问

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新知探索

一、自然选择学说

分析下面一组数字,

1.一棵树,每年产生两粒种子 20年后其后代***株

2.一条雌鱼一次产卵, ***颗,不出一年,子孙“满塘”。

3.一对家蝇,繁殖一年 后代可覆盖地球表面2.54厘米厚。

观看一组录像:

猎豹捕食羚羊、害虫啃噬树木、山林自然大火。

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下面的现象: 在远离大陆,风暴频繁的小岛上,生活的昆虫大部分是无翅的,少部分翅异常发达。

学生尝试自主分析实例,运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进化、多样性、适应性等现象

认识到科学不是固定的知识,而是一个认识的过程。

教师提问:能得到什么结论?

教师提问:生物有过度繁殖的能力,为什么我们并没有看到如此“震撼景象”?

教师总结,概括达尔文学说的主要观点。

提供例子

鼓励学生互说、互评

教师简单介绍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能解释的现象和局限之处。

使学生通过感性材料的分析,得到理性的结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为学生理解环境在进化中的作用打下基础

将学习到的生物理论与实际现象联系,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是不断更新的,科学发展要依赖于一定的科学认识。



二、现代生物进化论

种群基因

基因频率

阅读课本第59页,“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第一自然段,完成下面问题:

1 种群的概念是什么?

2 一群生物能称为一个种群,要满足哪些条件?

判断下列哪些生物组合不是一个种群,为什么?

1、 大连极地馆与*_**有海豚

2、生活我校附近西山上的所有鸟

3、某人工鱼塘中全部雌性鲤鱼

4、扎龙自然保护区内所有成年丹顶鹤

5、某松鼠岛上的全部灰鼠

再次阅读课本第59页,“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第一自然段,完成下面两个问题?

1 什么叫基因库?

2举例说出:“种群基因库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保持和发展”含义。

分析两则关于东北虎的资料:并通过探讨完成问题:

材料1哈尔滨东北虎林园,最初有东北虎8只,而今已达183只。东北虎一代一代的交配繁育,完全靠人为“干涉”,虽有严密的一面,但难免出“岔头”,曾出现过不知道虎仔的父亲是谁的状况。目前虎林园有一只叫“小丑”的东北虎,虽已2岁多,但长得比狗大不了多少,毛呈灰色,“对眼”、 “淌口水”、“舌头耷拉口外”,呆头呆脑。目前虎林园像“小丑”这样的畸形虎有六七只。

材料2

1 目前东北虎仅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地区、中国东北东部山区和朝鲜北部山区。

2 东北地区的饲养东北虎在400只以上。

3 生存在我国野外的不足20只。

4 东北虎林园最初有东北虎8只,而今已达183只,“小丑虎”有6、7只

讨论:

1 除生存环境遭破坏外,造成此东北虎种群内出现“小丑虎”的原因还有哪些?

2 有人认为,把那些“小丑虎” 去除,就会纯化此东北虎种群。你认为呢?为什么?

3 结合种群基因库的知识,谈谈你有什么好办法来避免“小丑虎”的增多?

处理数据:

例1:如果 从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分别是30、60、10个,那么,A和a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是多少?

例2:从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分别占30%、60%、10%。

请计算:A和a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 是多少?

分析桦尺蠖华尺蠖的体色基因彬率的变化

知道学生将重要、关键的词语概念整理,标记。

结合学生的分析,适当做补充和强盗。

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考,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论点、语句。

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给予适当提示和指导,并及时鼓励有价值的设想。

请学生说出不同的计算方法,并组织讨论,哪种方法更好,更简便。

简介桦尺蠖的体色进化

桦尺蠖 的控制黑色体色的基因,为什么会不断增多,有内因,又有什么外因呢?这些问题就要留给下节课来解决了。

带提纲阅读,让学生学会处理分析文字信息,提高阅读能力。

分析周围的生物种群,使学生能将学习的知识加以简单运用,并能深入理解种群的概念。

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扩展加深对种群的微观层次的认识,为下面的探究思考做热身运动。

让学生充分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提供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

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层次的任务

深入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过程”

激发继续探究欲望

并等激发学生对生物资源的关注。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将感性的材料处理,得到理性的认识。并学会关于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

巩固中难点,同时承上启下,为下节课的学习留下伏笔,使学生对下节生物课充满期待。



小节

学生根据自己对本节课的理解,选出关键词,并将关键词通过自己的理解进行联系,画出知识结构图。

教师肯定正确,有创新的知识图。同时纠正一些生物学术语的使用。

避免“流水账”小结。从多角度认识本节课内容,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表达等能力。



课堂练习

独立答卷(见附1),自由提问

观察学生、答疑

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效率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生物的进化》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