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及反思1

本文由用户“Julianchin”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9 16:52:45 举报文档

以下为《教学设计及反思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及反思】

作业题目:

完成并提交一篇“教学设计及反思”作业。

作业要求:

1.教学设计及反思请参照模版要求填写;

2.作品必须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成绩将视为不合格;

3. 字数在400以上。

附件:教学设计及反思模版(撰写时蓝色文字可以删去)

教学设计及反思



课题名称:认识角



姓名:

陈某某

工作单位:

***小学



学科年级:

二年级数学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本课题来自于人教版二年级上次第三单元,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观察事物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画角,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学生熟悉掌握这部分的内容为以后学习有关角的知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具体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明晰(学生懂)、具体、可操作、可以依据练习测试题)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用叠合法比较角的大小,会画角。2、使学生能积极参与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3、在丰富的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对于学生来说,在认识角之前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但是低年级的学生的认识规律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这部分内容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比较抽象,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形成角的表象,我设计了一些比较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探索中去认识角,发现角。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课件出示主题图,请同学们观察我们的校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球场的角以及手上的图形的共同特征以猜谜语方式引出今天的课题认识角)



生: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六边形

猜猜这些图形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生:都有角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引出课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探究新知



1、找找生活中的角2、认识角的各部分的名称3、制作角4、画角5、判断角6、比较角的大小

1、生活中学生对角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角的几何图形的认识还是第一次,所以在教学中要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图形,使学生初步感知角的特点。通过摸角,画角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以及特点。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会理解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长短无关。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发现的能力。



巩固应用

教材练习八第1、2题。





五、教学策略选择(针对学习流程的设计的各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整节课将观察、操作、演示、讨论贯穿于整节课,通过让学生找一找,摸一摸,玩一玩,比一比等实践活动加深体验,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把静态的教材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课堂学习进行评价)



1、学生在讨论时过于活跃甚至于花时间去管理课堂纪律2、用叠合法比较角的大小时学生没有做到一条边重合,顶点重合,并且在这个地方我只是一笔带过。



七、教学课件(本节课的教学课件)







八、板书设计(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角的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1、一个顶点,两条边,两条边是直直的。2.角的大小跟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角的张口大小有关3、认识角



九、教学反思





角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的,由于角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因此在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将观察,操作,试验,自学讨论等方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教学设计及反思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