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及反思

本文由用户“hao123gg”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6 19:37:47 举报文档

以下为《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及反思】

作业题目:

完成并提交一篇“教学设计及反思”作业。

作业要求:

1.教学设计及反思请参照模版要求填写;

2.作品必须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成绩将视为不合格;

3. 字数在400以上。

附件:教学设计及反思模版(撰写时蓝色文字可以删去)

教学设计及反思



课题名称:9加几



姓名:

万某某

工作单位:

***



学科年级:

一年级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根据人教版一年级上册89页9加几的内容,主要在于用多种方法计算9加几,其中重点在于凑十法,也为后面的8、7、6、5加几的凑十法作铺垫。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这一部分学习的好坏将对今后计算的正确率和运算速度产生直接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具体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明晰(学生懂)、具体、可操作、可以依据练习测试题)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理解进位加法的多种方法,会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凑十法”的计算重点掌握并会运用。

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的计算。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学生都在农村,且家里大多是爷爷奶奶,所以在家里能接触的比较少,基本上到学校来学习的都是新接触的知识。因此在预习这一块前一天晚上回去让学生准备20根小棒,出适量进位加法的计算,让孩子在家用小棒计算,让孩子发现规律。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比赛口算

由于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的计算,所以学生会比较积极的回答。

这一环节意在让学生回忆起之前所学的计算,马上进入计算的状态



观察课本图片,说说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学生会从这个图片的各个地方来回答这个问题。

由于这个问题提得比较广泛,所以学生也比较容易回答,同时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探究9加几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拿出小棒摆一摆,并总结计算方法

学生会积极的摆小棒,知道计算方法,但是只有极个别的学生会总结。

这一环节就以点盖面,让学生在懵懵懂懂的计算中总结,从而清晰计算方法。



五、教学策略选择(针对学习流程的设计的各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整节课的流程有激趣导入,探索新知,巩固练习,课后小结,板书设计,从之前的的复习导入变为比赛的形式,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利用教室配套电脑进行PPT教学,使学生更加清晰的理解各个环节的学习内容。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评价方式

评价内容





评价项目

评价等级







A

B

C

D



自评

对本节知识的兴趣

浓厚

较浓厚

一般

弱





本节课独立思考的习惯

强

较强

中

弱





自信心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愉悦

多

较多

一般

少





理解别人的思路,与同伴交流的意识

好

较好

一般

弱





在知识、方法等方面获得收获的程度

高

较高

一般

低



同伴互评

本节课发言 的次数

多

较多

一般

少





质量

好

较好

一般

差





课堂练习的重要性

高

较高

一般

低







七、教学课件(本节课的教学课件)



见附件



八、板书设计(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9 加 几

9 + 4 = 13

1 3

10



九、教学反思



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掌握了很多种数数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不是简单的将一种方法强加于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实践、探索、发现。虽然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他们所用的方法不一定达到了最优化,但通过他们的亲身体验感悟,也能发现其他方法比自己的方法好。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