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教学设计方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方程的意义
姓名
项某某
工作单位
***
年级学科
五年级数学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方程的意义》是人教课标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它是学生学习了四年用算术思想解题后,在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即将学习“解某某”的基础。对于儿童来说是一堂全新的数学概念课,也是数学思维的一种提升。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细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目标要明晰、具体、可操作,并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某某的意义,理解某某的概念和等式性质,感受方程思想。使学生经历从生活情景到方程概念的建立过程。
2、?会用方程表示生活中的等量关系。
3、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某某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某某的意义。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虽然这是节全新的数学概念课,五年级学生从没有接触过。但是,孩子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算术知识和一定的代数知识,这些都为学习本节内容做好了铺垫。 学生认知障碍点:1、学生对天平认识陌生,从而影响了学生对天平怎样保持平衡感到困惑。2、学生对式子、等式、方程的概念较难理解。?
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
一、情境引入
师: 欣赏一段视频。
师:这小虫子们在跷跷板上跑来跑去,是为了什么呢?XXXXX?? 生:为了让跷跷板保持平衡。
师:在什么情况下才能保持平衡呢?生:在跷跷板左右两边质量相等的情况下就能平衡。
师:好,今天我们就借助这种平衡现象,来学习一种新的数学知识。
二、新知探究
1.演示天平,引出等式。
(1)认识天平,了解平衡现象。
师:其实,在生活中有一种更精准的工具也用到了这种平衡原理,那就是——天平。
出示天平。
师:请看,它的指针指到刻度的正中,天平处于什么状态?(平衡)
(2)演示天平,根据天平平衡现象写出等式。
师:在天平左边放2个50克砝码,右边放1个100克砝码。此时天平又会是什么状态?(平衡)
师:为了让大家看清楚,老师把它展示在大屏幕上。平衡意味着什么呢?你能用一个式子把这种左右两边相等的关系表示出来吗?
生:50+50=100或50XXXXX2=100。
师:像这样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就是等式。
师:像这样的等式还有很多,谁来说说?学生举例。
2.演示天平,尝试写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1)称出杯子的质量,揭示已知数。师:请看(课件演示左边一个空杯子、右边100克砝码天平平衡),这又说明了什么?
生:杯子的质量就是100克。
师:杯子的质量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个已知数。
(2)往杯子里倒入水,引出未知数。师:接着往下看。(课件演示倒入水)
师:此时,水的质量你知道吗?生:不知道。
师:不知道,那就是一个未知数。这个未知数可以用什么表示?
生:可以用字母表示。如:X
(3)调整天平,经历不平衡到平衡的过程。(100+X>200 100+X<300 100+X=250)
师:由此可见,这种相等关系非常有价值,特别重要!你还能用一个式子把这种左右两边相等的关系表示出来吗?
生:100+x =250。
师:同学们写出的等式,它表示什么意思?谁能说一说。
生:都表示杯子的质量+水的质量=砝码的质量。
3.结合情境,写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师:课件出示,你还能从中找到相等关系并写出等式吗?
师:同桌交流,先找出图中的相等关系,并用等式来表示。
汇报交流
生3:3x =2.4,单价XXXXX数量=总价。
4.观察比较,抽象概念。
师:黑板上得到了这么多的式子。仔细观察,有那些相同的地方?那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同桌互相说后集体汇报。
师:你能说一说,什么是方程吗?
师:像100+X=250,3X=2.4这样的等式,我们把它叫做方程。(板书:方程)
师:教科书上也写有这样的结论,请大家在教科书第63页找一找、勾一勾。
师: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板书)
三、练习巩固
1.判断下面的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①45+35=80③6(2+y )=42⑤a XXXXX5=35+b ⑦x XXXXX4<26
②x -14>72④y +24⑥62XXXXX2=31⑧x -3=19+11
学生尝试,指名说一说为什么?
师:同学们把关系说得非常清楚,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我们还可以把这个图整理一下(课件出示下图)。从这个图上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出,等式包含方程,方程属于等式。
2.请你用方程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
(1)父子俩,我们俩相差28岁, 小明x 岁,爸爸40岁。
(2)36颗糖,平均分给a 个小朋友,每人得3颗,正好分完。
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
3.介绍数学文化。
师:通过短短的几十分钟我们认识了这么多方程,要知道这些方程可是经过了几千年漫长的岁月才逐步演变而成的。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课件演示方程的演变历史及方程在学习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
师:看了这个短片你有什么感受?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平衡木游戏
欣赏游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设这样一个情境,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为后面理解某某的意义作铺垫。
1、课件出示主题图。2、课件动态演示天平平衡的过程。
观察、思考。
学习例题直观感知理解含义。
主要是给学生创造一个动手、动眼、动脑的机会,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等式的含义,亲自感知多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来源,让学生大胆发现规律,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
课件出示分层练习,
同桌讨论 交流汇报
通过分层练习,让学生在辨析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新知理解,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和归纳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课件介绍数学文化
信息交流
让学生体会方程的价值和作用。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1、通过教师的语言、动作、神态对学生进行评价。
2、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再进行小组互评。
七、教学板书(本节课的教学板书。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方程的意义
50=+50=100 50*2=100 100+x>200 100+x<300
100+x=250 3x=2.4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教学设计方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