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本文由用户“zjsy1979”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8 15:45:27 举报文档

以下为《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附: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乌塔》教学设计



姓名:

黄某某

工作单位:

第一民族实验小学



学科年级:

四年级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课程标准要求





学习优秀人物,了解人物特点,学习书写人物的方法



二、教材编写意图分析



在前两颗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学习优秀人物的特点,由成年人转到儿童,更贴近学生,以讲读课文转为自读课文,让学生学会快速阅读,归纳,表达。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阅读能力,本文要求学生快速学习,归纳,探讨。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目标(包括重点、难点)



(-)知识教学点

   1.认识生字,新词,了解词语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并能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2.引导学生自学,自己提问题,学会独立思考。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读后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要认真思考,要有自己的见解。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从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这件事中受到启示:我们中国孩子也应该学会自立。

  重点:对文中的人物或事进行评价,阐述自己独特的看法。

难点: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叙述和描写中了解人物的特点,并在阅读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见解。



五、教学流程与策略的简要说明



1学生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2教师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字词。概括文章。

3讨论交流,从乌塔身上学到什么,自己怎么办。能流利地表达



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此处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们也许到过很多地方去旅游,都和谁到过什么地方?

  2、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位德国小姑娘——(板书:乌塔),看看她是怎样旅游的

纷纷回答

引入



指导学生自学课文。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一位名叫乌塔的14岁德国姑娘独自一人游历欧洲的事





师:同学们,刚才读了课文,谁能说说,你对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有何看法和见解。

一个只有14岁的小姑娘,居然独自游玩了那么多个国家,他是怎么去游玩的呢?想一想她在旅行当中是怎么做的?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找。

师:乌塔在旅行中是怎么做的?她为了这次旅行又做了哪些准备呢?课文的那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

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有的同学会认为乌塔还小,不应该一个人外出旅游,这样太危险;有的同学会认为只要做好充分准备,乌塔可以一个人外出旅游,这对她今后的成长会有好处XXXXXXXXXX

1)自理能力强。

(2)热情、活泼。如:她一见我,立即坐起来打招呼,问我玩得怎样,又问我从哪里来XXXXXXXXXX她一听,高兴得大叫XXXXXXXXXX

(3)生存能力强。如:乌塔说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XXXXXXXXXX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儿童玩。

   (4)有责任感。如:然后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

   (5)做事有条理,有计划。如:为这次旅行他准备了整整3年,读了很多有关这些国家的书籍。XXXXXXXXXX

理解课文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讨论的非常热烈,读了这篇课文,你们肯定有很多话想说,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小结,教师提出自己的建议

学生回答

归纳探讨



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教学目标合理,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有所表现,知道写的什么,从人物身上学到什么,能对自己的意见进行表述。



八XXXXX、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 ?

?1、懂得自保、自救

    乌塔  周游欧洲? ?2、阅读书籍,了解各国??——独立自主

              3、打工挣钱



九、实践反思

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反思(不必面面俱到,不少于200字):

本课虽然只是短短的一节课,担包含了阅读,书写,归纳讨论,表述几个环节,学生既要从书本中学到语文知识,又要感悟人物特点,学习人物的优秀一面,反思自己。因此这一课时间,过程相当紧凑,所以有以下几个思考:1学困生的感悟或许不深刻,对课文的理解概括不准。因此,首先要理清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2怎样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应该探讨.3学生查找归纳时老师要给与充分的时间,不要急于参与。3学生回答,表述时,可互相补充,指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4最后老师一定要总结指正,支出乌塔的行为虽然值得称赞,但是有不少的风险,切不可贸然行事。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