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及反思】
作业题目:
完成并提交一篇“教学设计及反思”作业。
作业要求:
1.教学设计及反思请参照模版要求填写;
2.作品必须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成绩将视为不合格;
3. 字数在400以上。
附件:教学设计及反思模版(撰写时蓝色文字可以删去)
教学设计及反思
课题名称:坐井观天
姓名:
雷某某
工作单位:
寺坪小学
学科年级:
二年级语文
教材版本:
部编教材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坐井观天》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第12课的课文,由晓澄为本文录音。本文是一则寓言故事,最早出自《庄子XXXXX秋水》。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具体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明晰(学生懂)、具体、可操作、可以依据练习测试题)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3、掌握本课生字词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二年级学生思维活跃,乐于思考,但是缺乏思维的深度,缺乏对事物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这些都是要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到的因素。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教师或者录音范读课文
学生认真听
让学生对课文有初步感知,把不懂的生字词划出来
2、学生自读课文,老师观察
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让学生学会流利的读课文,用自己的方法清楚故事在讲什么
3、引导互学
小组讨论:1、青蛙看到的天有多大?小鸟看到的天有多大?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
五、教学策略选择(针对学习流程的设计的各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多媒体动画展示,自制道具,学生上台表演等。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朗读的真有感情!表演的真棒!理解的真到位。。。你真是个小演员等等。
七、教学课件(本节课的教学课件)
12.坐井观天
导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哪”。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的不同看法。
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4、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看、说、读、思结合,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导学重难点: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哪”。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的不同看法。
导学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自学生字。
教师:准备识字卡片,纸筒、头饰、多媒体画面、教学挂图和相关音乐。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
导学内容:自主学习本课内容。
导学过程:
预学:
一、经典诵读:(古诗)
二、前置学习。
1、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成语故事吗?说说你们读过哪些成语故事。
2、整体感知。
“坐井观天”是一个成语,这一个故事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我相信咱们班许多同学早就知道了这个故事。当人们一看到“坐井观天”这四个字时,就会想到另一个成语──井底之蛙,就会想到这一个故事的主人公──青蛙。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认识这一只坐在井底的青蛙。(板书课题), 看看青蛙眼中的天是怎样的?小鸟眼中的天是怎样的?
3、检查交流:
4、自主学习。
互学:
三、小组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学所得。
四、展示点拨。
展示一:
预设点拨: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生字、词语,多读几遍。
2、小组学习。
(1)组长检查生字读音。
(2)交流识字方法。
(3)接读课文。
3、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①指名开火车朗读,师生正音。
②齐某某。
③去掉拼音朗读。
(2)朗读课文。
①教师播放范读,提醒学生认真听,注意生字的读音。
②指名分自然段某某,教师相机指导,要注意字音准确、语言顺畅。
4、初步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读了课文之后,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自由说,帮助学生提取文本信息,能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展示二:
预设点拨: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认字,说说哪些字是自己已经认识的,是从什么渠道或通过什么方法认识的(出示会写的字的谜语,让学生猜)。
2、巩固生字。
(1)同桌之间相互考查识字情况。
(2)游戏巩固:从“我会认”和“我会写”的生字中选择几个,分组进行组词比赛,哪组组的词多,哪组获胜。
3、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井、沿、渴、话、观、答、喝、际”。
(2)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注意点,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预设:
“沿”的第五笔是“横折折”,要写得舒展、到位。
“观”是左右结构的字,“又”的捺要写成点。
根据字谜识记生字:开出头。(井)
感到干渴,没水来一口。(喝)
(3)教师范写,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某某,注意笔顺。
(4)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并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4、巩固生字:抄写今天学的8个生字。
展示三:
预设点拨:读后悟理,理解寓意
评学:
五、拓展延伸:
小结质疑:
1.说说你对小鸟和青蛙的不同看法。
2.是啊,同学们,千百年来,直到今天,人们一直认为这是一只眼界狭小,见识短浅的青蛙,所以人们常某某“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眼界狭小,见识短浅的人。
六、巩固反馈:
1、小结本课学习情况,总结全文。
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如:
(1)小明这次到北京转了一圈,可开眼界啦!以前整天呆在村里,坐井观天,没想到外面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
(2)有些人坐井观天,自我感觉特别好,却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3)我们很多同学坐井观天,很少读课外书,不懂的东西太多了。
(4)原以为我们的设计、规划够先进了,可去外地一看一比,才知道我们是坐井观天,比起人家就差远了!
XXXXXXXXXX
2、所以,咱们每一个同学从小就要多学点知识,多读一些课外书,多出去走走看看,不断地增长自己的见识,你才不会成为一个坐井观天的人,而是一个见多识广的人。
八、板书设计(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青蛙看到的天 小鸟看到的天
井 口 无边无际
九、教学反思
学生对于故事内的课文非常感兴趣,只要稍稍引导,就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激情和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引导,抛砖引玉,达到引而不发的效果。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