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方案
一.作业题目:
结合您在本次培训中的所学及实践完成一篇教学设计并以作业形式提交。
二.作业要求:
1.教学设计方案请参照模板要求填写;
2.作品必须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视为不合格。
三、教学设计方案模板见附件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分一分
姓名:
徐某某
工作单位:
龙塔实验学校
学科年级:
二年级数学
教材版本:
西师版
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分一分》是西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表内除法》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什么是平均分和怎样平均分,其中怎样平均分主要是学会用小棒代替物品进行平均分的操作。教材中设置了活动情境,实际操作,想想分分,巩固练习这样几个层次,完成了对新知识的牵引。学习本节课为本单元《表内除法》及今后学习各种除法、除法应用题、分数的含义等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具体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明晰(学生懂)、具体、可操作、可以依据练习测试题)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学会平均分的方法,并能利用平均分去分配生活中的物品。
理解平均分的意义,即每份分得同样多。
会计算把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每份能分得多少。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有把物品进行简单分类的经验,同时通过本册1.3单元的学习已经较熟练掌握了表内乘法,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和能力基础。
二年级学生以具象思维为主,喜欢活动,教学中要多让学生动手进行实际操作。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画出流程图)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的设计的各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谈话引入
师:今天XX和XXX小朋友坐得最端正,所以老师给他们两准备了一个惊喜,你们猜一猜是什么呀?(用手遮住)当当当当,对啦,就是五颜六色的糖果哦,小朋友们喜欢吗?
学生猜测
表扬表现好的同学,为学生树立典型,并吸引学生注意力。
探索新知
过渡:哇塞,小朋友们都好棒哦,能想出这么多的分法,哎,那我们一起观察比较一下,你们觉得哪种分法比较特别而且比较好呢?
引入正题:对了,这种分法每个同学得到的糖果一样多,这样子才是最公平的,所以平均地把6颗糖分给2个小朋友是最好的分法。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方法就叫平均分。(强调:什么叫平均)
过渡:刚刚我们学习了一种非常特别的分东西的方法,也就是平均分,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看同学们能不能判断下面的分法是不是平均分。
过渡:看来同学们都能够判断分法是不是平均分,接下来我们就要加大难度了,看同学们能不能自己动手把物品平均分。
活动:请同学们拿出12根小棒,将它们平均分成3份(强调要求),开动你们的小脑袋,给老师看看你们都有哪些方法?又是哪些同学的方法能分得又快又准确呢?待会老师请小代表们上台展示。
师:大家想出了很多种方法,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强调平均分每份必须分的同样多)
引导学生在书上进行填空,算出平均每份有几支铅笔,并完整描述:把12支铅笔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4支。
师:那之前我们分糖果的过程大家能不能描述呢?
师:生活中有很多分东西的场景,我们时常运用到平均分,老师想看看哪些同学是我们认真的生活观察员,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观察到的生活中的平均分。
生1:可以给XX 1个,给XXX 5个。
生2:可以给XX 2个,给XXX 4个。
生3:可以给XX 3个,给XXX 3个。
生4:可以给XX 4个,给XXX 2个。
生5:可以给XX 5个,给XXX 1个。
生:给XX 3个,给XXX 3个这种分法比较特别比较好,因为这样给两个同学分的糖果是一样的。
做练习。
生1:1根1根地分,4次可以分完。
生2:2根2根地分,2次可以分完。
生3:4根4根地分,1次就能分完了。
生:都是每份有4根小棒。
生:把6颗糖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3颗。
生:分筷子,每人2根XXXXXXXXXX
创设生动鲜活的情境,先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便于学生接受,同时调动学生积极性。
从糖果这种非常具体的生活中的东西过渡至小棒,直接给出问题,省略掉具体情境,进一步深入平均分。
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完整描述解决数学问题过程的能力。
升华主题,培养将数学应用于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及时巩固
数学书68页练习十五
第1题,请将答案写在书上,并描述你是如何分的。
第2题,请将答案写在书上,并描述你是如何分的。
首先理解题意,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的意思是,把15支铅笔分成5份,每份的铅笔数目要一样多。
要求学生写出总数,分数。
学生认真做练习,与同桌交流。
当堂练习,及时评价,测试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检验本堂课的成效。
整理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的知识呢?
什么叫平均分呢?
在解决平均分的问题时,应该注意两点:一是明确分成几份,二是每份分得同样多。
将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每份能分得多少,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这个时候就需要请出小棒来帮助我们了,按照题意用小棒代替物品分一分,最后数数每份的小棒数就能得出答案了,是不是很简单呢。
平均分
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方法叫平均分。
概括总结整节课的知识,使知识系统化。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评价项目
评价标准
等级
优秀
良好
一般
较差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会计算把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每份能分得多少。
过程与方法
学会平均分的操作。
学会用小棒代替物体平均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极参与课堂,积极发言,多动脑多思考。
对本课内容兴趣浓厚
七、教学课件(本节课的教学课件)
?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