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及反思】
作业题目:
完成并提交一篇“教学设计及反思”作业。
作业要求:
1.教学设计及反思请参照模版要求填写;
2.作品必须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成绩将视为不合格;
3. 字数在400以上。
附件:教学设计及反思模版
教学设计及反思
课题名称: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姓名:
涂 颖
工作单位:
***学
学科年级:
数学七年级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四节课内容;主要学习运用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正确进行计算;结构主要是有理数的两条乘法法则,以及倒数;那么有理数的乘法既是有理数运算的深入,又是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除法和乘方的基础,对后面学习代数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猜想和验证等能力,并能说出有理数乘法的符号法则,能用例子说明法则的合理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运用法则进行简单的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合作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 4、重点:运用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5、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究过程及对法则的理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索、猜想、归纳知识和方法,关键是确定积的符号和绝对值,重在注意符号。而且从作业,以及同学们的反映来看,最容易错在符号,特别是“-”号的影响最大,学生已经认识了有理数,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法,有了相应的知识基础与运算能力,运用乘法法则,通过练习巩固知识。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景导入:借助数轴来探究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交流举手回答,观察理解思考;在教师的指导下列式:(+2)XXXXX(+3)=+6; (-2)XXXXX(-3)=+6;(+2)XXXXX(-3)=-6;(-2)XXXXX(+3)=-6
;(—2)XXXXX0=0;0XXXXX(—3)=0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下面的学习打好基础,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合作探究: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1、总结归纳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2、例1计算,以及练习1. 3、发现并回顾倒数的定义,再加以练习. 4、实际应用.
注意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法则;教师再在黑板上加以板书;适当补充练习。
三、巩固练习和小结
组织新课巩固练习,独立完成随堂练习,交流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总结能力,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策略选择
我采用的是教学内容式策略,也可以说是综合性策略,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与保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记下教学设计的亮点和疏忽失误之处,逐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六、教学评价设计
小组内交流互评,小组间互评,教师随时点评和总结点评。
有交流成果,语言表达准确和顺畅,当然也有交流成果,表达不够完整,无明确的认识。
七、教学课件
八、板书设计
1.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2.有理数相乘的求解步骤:先判断类型确定积的符号,再把绝对值相乘,当有一个因数为零时,积为零。
九、教学反思
从课堂教学的参与性上看,学生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了,在观察思考,交流讨论、探索归纳环节中,学生虽然得出了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但还有些同学存在困惑。通过教学实践,会发现教材不但束缚思维比较小,而且有拓展,还有一定的深度,所以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基本上在理解了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基础上能正确利用法则解决问题,掌握本节课的重点。要使讲解以及例题经典,课堂上充分发现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