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的教学设计

本文由用户“vollen2”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7 05:13:57 举报文档

以下为《2、3、4的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2、3.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2、3.4的乘法口诀



姓名

王某某

工作单位

***学校



学科年级

二年级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课程标准要求



新《课标》要求“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学生自主合作、发现以及探索学习机制,实现学习方法的多样化,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根据这一要求,在设计这节课时,我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生生互动作为学生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摆学具、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中,获得数学知识,做学习的主人,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智力。



二、教材地位作用



为学习4—9的乘法口诀打基础。



三、学情调查分析



新《课标》要求“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学生自主合作、发现以及探索学习机制,实现学习方法的多样化,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根据这一要求,在设计这节课时,我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生生互动作为学生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摆学具、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中,获得数学知识,做学习的主人,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智力。



四、教学目标确定



知识与技能

1、利用师生、生生对口诀等形式多样的记忆方法,引导学生找到口诀规律,熟练背诵3的乘法口诀。

  2.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探索编制2、3、4的乘法口诀的方法,并初步学会利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找规律、归纳口诀,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自主学习的能力,初步感受函数思想。?

2.能利用2、3、4的乘法口诀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实践操作、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利用口诀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喜爱数学的信心。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归纳2、3、4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2、3、4的乘法口诀的意义。

教学难点

熟记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铺垫。组织复习5的乘法口诀。

开火车,对口令

一五XXXXX三五XXXXX五五XXXXX四五XXXXX二五XXXXXXXXXX

组织学生之间进行对口令活动。

[设计意图]组织复习,进一步熟悉口诀,为下面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2

教师让学生先看课本插图:小聪和小娟他们种的向日葵已经发芽了这下可高兴了!多可爱的小苗啊!你发现每棵幼苗上面有几片小叶?

引导学生写出乘法算式编制口诀。1棵幼苗上有2片叶子,根据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2XXXXXl=2 1XXXXX2=2。教师指着黑板上的算式问:“1个2得数是2,我们可以说成'一二得二'。”并板书:“一二得二”

接着教师又让学生看2棵幼苗,问;“这是几个2?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怎样写?”教师指着乘法算式,说:“2个2的得数是4。我们可以说成'二二得四'。”并板书:“二二得四4XXXXX 5=20 5XXXXX 4=20 四五二十。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引起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从而顺利地完成对新知识的学习,同时对学生进行爱护植物的教育。

你能接着往下编吗?(小组合作填写没有编完的儿歌。)

师: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乘法算式)

学生独立试编乘法口诀。

师:为了计算方便,人们总结了乘法口诀。

师: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交流一下吗?

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编的口诀组长记录。

请小组到台上交流成果。

1XXXXX2=2一二得二

2XXXXX2=4 二二得四

2.教学例3

出示例3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每行有多少棵向日葵?可以说成几个3?要求一共有多少棵幼苗,如何用乘法算式表示呢?可以编制一句什么样的口诀?

板书:一三得三。如果有2行你会列出乘法算式吗?口诀是什么?如果有3行呢?2)引导学生对2和3 的乘法口诀进行记忆。引导学生归纳出口诀;“二三得六”。

教师让学生再摆一个三角形,引导学生自己想,自己写,最后归纳出口 诀:“三三得九”。

[设计意图]对学生半扶半放,让学生主动学习,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教学例4。

4的乘法口诀的教学方法跟3的乘法口诀类似。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得到相应的乘法算式和结果。

板书: 1XXXXX4=4 4XXXXX1=4 2XXXXX4=8 4XXXXX2=8 3XXXXX4=12 4XXXXX3=12 4XXXXX4=16

引导学生编制乘法口诀。一四得四 二四得八 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

想一想:1XXXXX1=?同桌交流板书:一 一得一

教师引导学生想:“1个2是2,1个3是3,1个4是4,那么1个1应该是1。相应的乘法口诀是:一二得二,一三得三,一四得四;那么,1乘以1得1,口诀应该是-一得一。”

[设计意图]在学习过乘程某某,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体现了教学的一般规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采用多种有趣的活动形式让学生掌握口诀,如:二人对口令,小

组开火车,男女生对抗赛等。

让学生在理解口诀意义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逐步提高熟练程度。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让多位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

知识链接

乘法口诀的作用可大了,不仅帮我们很快地算出乘法算式的得数,还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你知道乘法口诀是谁发明的吗?

(课件出示小知识:“你知道吗?——我们学习的“乘法口诀”,也叫“九九歌”,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乘法口诀的国家。早在公元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九九歌就已经被人们广泛使用。这一发明比欧洲一些国家早1000多年呢!)

三、结论总结

两个算式用了同一句口诀,也就是同一句口诀可以解决两道乘法算式。

语文课里的内容里都含有我们的数学知识,看来数学真是无处不在啊!

四、课堂练习

1.把口诀填完整

三三得( ) 三( )十五 ( )四十二

一共有多少只毛毛虫?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口诀:

.想一想,填一填。



想:( )个( )



口诀:



想:( )个( )



口诀:

作业布置

有关乘法口诀的有趣知识还有很多,同学们可以上网查询;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能用3、4的乘法口诀来解决,课下和同伴们交流。



七、教学评价



教学效果好,学生学习积极性高。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2、3、4的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