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教学实践改进应用课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实践改进应用课例
作业题目:教学实践改进应用课例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修和教学实践,相信您一定有所提升、有所收获。请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您自己打磨后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上一节课,并将这一节课录制成课堂实录视频(若没有拍摄设备,可用文字记录)。课后根据实践情况,再次修订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并完成教学实践反思。最后,将修订后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终稿)、教学课件(终稿)和课堂实录作为培训成果包提交至平台。
温馨提示:根据教育部对本项目的要求,切实推行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促进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提升。课堂实录能够较真实的反映“教学实践”。因此,提倡大家提交视频格式的课堂实录或课堂片段,坊主在推评优秀课例时会优先考虑视频格式的课例。
作业要求:
1.培训成果包,至少包括三个作品:教学设计(含实践反思)、教学课件(PPT)、课堂实录(视频或教学纪实文本)。
2.教学设计请参照模板要求填写;教学课件需保证能正常播放查看;课堂实录以视频格式为主,若没有拍摄设备也可以提交文字记录。
3.所有作品必须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
4.以附件形式统一提交培训成果包。(注:由于资源包上传需要一定时间,请确保其上传成功后,再点击“提交”按钮)
附: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图形的运动(二)-补全轴对称图形
姓名:
洪某某
工作单位:
南漳县板桥镇凉泉完小
学科年级:
四年级数学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课程标准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了 “体验简单图形的运动过程,能在方格纸上做简单图形运动后的图形”。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二学段”中提出了“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在方格纸上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图形平移,会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XXXXX”。
二、教材编写意图分析
教材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学习情境,在他们已有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的基础上编排,4个例题承载着不同的任务,既有数学知识的认识深化,更有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为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提供适宜的学习素材。教学时要全面分析,重视教材的变化,确定教学目标,把握核心问题,落实课标的核心理念。
三、学情分析
在二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日常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有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能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和它的另一半,这里是进一步认识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本单元教材先设计了画对称轴,观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活动,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从而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探索新知识。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确定对称点的位置,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发展其空间观念。
重点:确定对称点的位置
难点:画出轴对称图形
五、教学流程与策略的简要说明
整个教学流程主要采用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的模式来完成本课的教学,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图片,通过这些图片你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课件播放图片)
学生观察图片
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交流提升
同学们,我们刚刚欣赏了那么多轴对称图片,你们能不能尝试着根据下面轴对称图形的一半而补全另一半呢?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尝试着补全下列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并且尝试着概括出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步骤及方法。
以活动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便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体验知识的应用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探究深化
我们刚刚通过轴对称图形的一半而补全了另一半,并总结了方法,谁能说一说?
补全轴对称图形步骤:
找关键点
找对称点
顺次连线
说出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步骤,根据已有经验补全下列轴对称图形。
让学生自由操作,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空间想象能力,同时又能体现出他们对新知识的活学活用。
四、训练为能
1、完成学案上的2个题目
2、在方格纸上设计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学生自主完成题目后交流并展示
让学生到实际生活中寻找图形的运动,既加深了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又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七、教学评价设计
项目
权重
评 价 要 点
等级
得 分
A
B
C
?D
教学
准备
15分
1、携带完整的纸质教案上课,集体备课或网上习得的教案应有二次备课内容。
5
4
3
2
2、教师提前两分钟在教室门口侯课并指导学生准备学习用品、调整精神状态。
5
4
3
2
3、按教学需要和本人教学设计备齐教学资源和教学设备用品。
5
4
3
2
教学
实施
80分
4、教学过程与教案中的教学设计基本一致。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策略得到落实。
10
8
6
?4
5、落实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的教法选用合理,学法指导得当。
10
8
6
4
6、落实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时机把握得当,点拨及时具体。
5
4
3
2
7、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教学切入点选择恰当,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自然顺畅。
5
4
3
2
8、教学流程合理,教学过程层次分明。一般新授课应体现“情景导入、引导自学、交流展示、总结提升、巩固练习、板书强化”六环节。习题课、复习课、实验课、实践活动等课型也应有与其相适应的教学流程。
10
4
3
2
9、所用教学方法在创设竞赛式学习氛围,提高学习热情、激活学生思维、挖掘学习潜能,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课堂学习收获最大化等方面效果好。
10
8
6
4
10、教学资源、教学设备(用具)选用及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在提高能见度、增强直观度、增加感受度,让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等方面效果好。
10
8
6
4
11、教师累计授课时间不超过30分钟。
5
4
3
2
12、教学目标达成度高,当堂检测效果明显。学生互动性强,品行素养得到提升。
15
12
9
6
教师
素质
5分
13、使用普通话,着装得体,教态自然,语言精练,仪表端庄,板书合理。
5
4
3
2
说 明
14、凡存在课前不备课或教案与教学两张皮、照本宣科、满堂灌等情况课堂教学总评记零分。凡因准备不充分、组织不严密导致课堂表面热闹闹实则乱哄哄无实效等情况,课堂教学总评不得高于D等。
总 分
课堂教学评价表
八XXXXX、板书设计
图形的运动(二)-补全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对称轴
步骤:1、找关键点
找对称点
顺次连线
九、实践反思
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反思(不必面面俱到,不少于200字):
1.目前的教学内容仍属于直观几何阶段,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从有利于学生直观生动的学习出发,通过操作实验获取知识,同时也学习获取知识的实验方法,为今后逐渐过渡到论证几何阶段作铺垫。
2.教学时,要重视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在学生理解概念的同时,发展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
3.要重视学生动手操作、画图能力的培养,渗透化归、类比的数学思想。
4.要注意渗透利用运动的观点看待几何图形的思想;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的区别与联系,从本质上理解概念。
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学生在动手操作时浪费的时间较多。
二、多媒体课件演示与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关系处理的不够好。
针对这些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加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同时也要学习新的教学技术,扎实自己的教学基本功,提高业务能力。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教学实践改进应用课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