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及反思
课题名称:6、画
姓名:
陈方
工作单位:
徐凤冲小学
学科年级:
一年级语文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画》这一课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的第一篇课文,也是整个教材体系中出现的第一篇古诗课文。课文安排了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紧扣住“画”这个谜底,抓住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图文对应,山、水、花、鸟,给人以鸟语花香、山水相衬的美感。这样的安排是希望学生能够循图读文,感悟诗中所描述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从而受到美的熏陶,引起学生对古诗及祖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浓厚兴趣。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记等方法,认识“远、色”等10个生字和走之、斜刀头2个偏旁;会写“水、去”等4个字。
2、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3、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低年级的古诗教学不同于高年级,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识字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多层次地读,再读中感知、感悟,在读中品味。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猜谜导入
1.教师请学生猜字谜:空山之中一亩田。
2.教师再请学生猜谜语: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3.导语:刚才我们猜的谜语,就是一位古代诗人以画作为谜底写的一首诗。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这首诗。
学生动脑筋思考,或者小组合作讨论、同桌之间交流
通过猜谜语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注意力
(二)自学字词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听课文录音,注意生字的读音。
(2)跟读课文录音,要求读准字音。
(4)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指导认字,交流方法。
(1)课件出示会认字,指名读、领读、开火车读、齐某某。
(2)课件出示:远、色、声,认识新偏旁辶、?。
3.记忆字形,了解字义。
(课件出示:“水、去、来、不”的笔顺,请学生按照笔顺记忆字形。
学生仔细听课文录音,默读或者小声跟读。
全班学生跟教师书空“水、去、来、不”四个字。
生分别用“水、去、来、不”组词语。
多听课文录音,可以提高学生的听力,学会朗读的技巧
(三)看图读文
1.看课文插图读古诗,想一想,每一行诗句主要说画了什么?
2.师总结:山、水、花、鸟。(板书)
3.指导学生读古诗,注意把“山、水、花、鸟”这四个字读清楚。
全班交流
请学生在古诗中找到这四个字并圈起来。
根据课文插图发挥想象,拓展思维能力
(四)了解诗意
1.想象画面,了解第一、二行诗句的意思。
2.联系生活,了解第三、四行诗句的意思。
(1)自由读第三行诗句,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春天的花是什么样的,课文里是怎么说的。感受画上的花不论春秋冬夏,始终盛开。
(2)指名读第四行诗句,说一说生活中的小鸟在树枝上休息,要是有人来到它的面前,小鸟会怎样。感受画中的小鸟不怕人。
3.朗读并且背诵古诗。
根据提示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4.找出诗中的反义词。
开展“反义词擂台赛”,比比哪组说得多。
学生交流“山”和“水”的样子。
按照“山、水、花、鸟”的顺序背诵古诗。
学生在古诗中找出三组反义词
将话语权交给学生,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学习兴趣。
(五)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水、去、来、不”,2.学生观察交流。
(1)“水”字:共四画,第二笔撇在竖中线上起笔。
(2)注意横中线、竖中线上的笔画。
2教师范写“水、去、来、不”,提示书写要领。
学生观察,如何写好这四个字。
学生描红、练习写“水、去、来、不”。
及时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作业布置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生字本写字:水、去、来、不。
课后完成练习,增加知识积累。
五、教学策略选择(针对学习流程的设计的各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1、课前调查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做好学习准备;
2、课中活动:听力训练、交流分享、问题探究等活动,借助媒体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引导认知的多样性。
3、课后延伸活动:小组活动,拓展认识。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评价单
评价内容
评价方式
评价标准
我会读
远 有 色 近 听
无 声 来 去 还
小组评价
1.读字音准确 ☆
2.读轻声正确 ☆
二、我会写
同桌互评
1.部件紧凑 ☆
2.占格准确 ☆
3.“水”的笔顺正确 ☆
4.书写姿势正确 ☆
三、朗读诗歌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同桌互评
流利,有感情☆
背诵熟练 ☆
每做到一项在星星上打“√”。
每做到一项在星星上打“√”。
七、教学课件(本节课的教学课件)
八、板书设计(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画
山 水 花 鸟
九、教学反思
古诗的朗读韵味不够,要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
要求会写的子要注意字的间架结构和笔顺规则。
挖掘诗意的寓意不够。
时间把握不够,学生的书写没有及时展示和检查。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