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教学设计

本文由用户“dxf770”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7 03:29:45 举报文档

以下为《乞巧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乞巧》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会认“乞、霄”两个生字,能正确书写“乞、巧、霄、渡”四个字.

2、理解诗意,感情诵读《乞巧》,并会背诵。

3、对“七夕”佳节有一定认识,感受古人对这一节日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区别“宵、霄”两个生字,能正确书写“乞、巧、霄、渡”四个字,感受古诗韵律,体会古人对这一节日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过程:

  (一)古诗复习导入

  1、同学们,通过这几年的学习,我们诵读了许多经典的古诗名句。那么你,积累了哪些和中国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学生诵读《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2、那同学们在平时学习古诗时,有什么好的方法吗?(举手回答)

  3、过渡:原来学习古诗有这么多的好方法啊!可以多读、多背、多记,还可以想别人请教。那就带着这些好方法,再来学习一首和中国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吧!(出示日期,让同学来猜节日)

  (二)识字解题,指导书写朗读

1、请同学们读出课题。(学生读题,强调两上连某某,第一个字读二声,标本读变)看看这个“乞”字,你想提醒同学们在书写时注意什么呢?(ppt出示:乞—气。乞字中间少一横,)看写法。再读读课题。(学生读题)质疑。板书乞巧

2、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林杰所写的。这是一位精通书法棋艺的诗人,而且非常的聪明,六岁的时候就能写诗,现在请大家打开课本:

(1)自由朗读,一读准确

自由读一读,请记住,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诗的第一行有两个字的读音是一样的吗?(宵—霄,用点标出来)那你怎么来记住这两个字呢?(“宵”字是宝盖头,“霄”字是雨字头)(“宵”是晚上,“霄”是天空)(顺口溜识记: 肖上宝盖熬通宵,雨落肖头到云霄)

(2)全班齐某某,二读韵味

先认真听视频范读,再齐某某古诗,注意读准字音(学生齐某某古诗)

男女赛读,三读节奏

画出停顿符号,比赛朗读,激发朗读能力。

拍手朗读,四读巩固

  3、古时人们说一个人单独学习,而没有一起学习的朋友,就会见闻少,知识浅薄。那么今天我们找到你身边的同学,用上你们的好方法,结合课文的注释和课后资料袋里的内容,想一想,议一议,没弄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等全班交流的时候提出来解决!五分钟够吗?开始吧!(学生讨论)

小组讨论:(1)“碧霄”是什么样的呢?

诗句中的“乞巧”是什么意思?

(3)不理解“穿尽红丝几万条?(ppt出示词语注释)

  (三)深入理解,读诗会意

1、(PPT出示古诗前一句,全班齐某某)要理解《乞巧》这首古诗的意思,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民间关于牛郎织女的故事。(出示图片鹊桥会及简要故事)牛郎织女什么时候才能相聚一次呢?

  2、(指诗第一行)诗文在七月七日这天晚上,人们看着“碧霄”,什么是“碧霄”?你能想象出碧霄的样子吗?(结合之前所理解字词让学生回答)

  出示:夜空图。看到这样的夜空,你能描述一下吗?(学生说)

  夜深人静的时候 它们在银河的两边,遥遥相望,只有在七夕的晚上“渡河桥”来相聚啊!(教师示范读):“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你能读好这两行诗吗?(指名读、男女赛读,共同理解诗意,并板书“天上鹊桥相会”)

  3、是啊,在这样一个新月当空的夜晚,人们又在做什么呢?读读三、四行。(学生读)(学生自由说)可以看看课后资料袋里是怎么说的?(学生再次回答)原来她们是在向织女乞巧啊!他们羡慕什么呢?(织女的巧手)你们羡慕吗?(羡慕)你们羡慕什么啊?(织女的巧手)所以古时候的少女们便在牛郎织女相聚的这一天,向织女乞巧。渐渐地便有了这样一个节日——乞巧节。

  4、乞巧节是古时候人们非常喜欢的一个节日。同学们,结合我们平时过节周围的节日景象,想象一下古人在过乞巧节又会是怎么样的节日景象呢?再读读三、四行。(学生再次读)闭上眼睛想想,再和同桌说说,争取说得更好!

  5、如何知道人很多?读出诗句。(家家乞巧望秋月)是啊,每家的少女们都在望着月亮,乞取智巧,她们还在不停地穿,为什么啊?(他们想象织女一样心灵手巧)

  b、她们穿了多少条呢?(几万条)真的有几万条吗?(没有)那是多少条?(很多很多)什么多?(红丝多)在第四行里,还有哪个字可以看出少女们穿的红丝很多呢?(穿尽)

  c、数不清的红丝都穿完了,可见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愿望是多么强烈而美好啊!诗人林杰发出感慨: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你能像老师这样读吗?(指名读,齐某某并板书“人间争相乞巧”)

  三、全诗概括,巩固加深

1、诗人林杰写下《乞巧》这首古诗,来表达那些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同学们,诗中的疑问,你们都解决了吗?那你们能有感情读好或者试着背诵

这首诗吗?(指名读、齐某某、试背)

2、亲爱的同学们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 “亲爱的同学们,现在就是七夕夜,你们会向织女祈求什么呢?”

3、诗中前两句叙述的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的很清楚,读古诗,思考:诗中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美好愿望?(愿天下的女子都像织女一样心灵手巧,七夕月下许下美好心愿。)

4、古人云:不积跬(kuXXXXX)步,无以至千里。光背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积累下来,和往常一样,边背边某某,争取把它背写下来!

四、知识拓展,再感七夕

1、ppt出示《迢迢牵牛星》,共同诵读感知。

2、作业:把这首古诗背诵下来,并用自己的话讲述给家人听。 利用课外书籍或网络搜集有关七夕的古诗并做积累。 完成爱写字,注意笔画顺序及字体结构。

板书设计:

乞巧

天上鹊桥相会

美好心愿

人间争相乞巧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乞巧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