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及反思
? ? ? ? ?
作业题目:
完成并提交一篇“教学设计及反思”作业。
作业要求:
1.教学设计及反思请参照模版要求填写;
2.作品必须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成绩将视为不合格;
3.?字数在400以上。
???
附件:教学设计及反思模版(撰写时蓝色文字可以删去)
?
教学设计及反思
课题名称:《小马过河》
姓名:
赵某某
工作单位:
***小学
学科年级:
小学二年级语文
教材版本:
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
这是一片童话故事,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小马与牛伯伯小松鼠的对话,把一个不善思考、凡事爱问妈妈的孩子写的活灵活现,会使小读者读来感到特别亲切。这个故事说明遇事要亲自动脑筋,亲自去做,才会有正确的认识。??
设计理念:本篇文章充满童趣,适合让学生边读边发现问题,教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理解寓意,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具体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明晰(学生懂)、具体、可操作、可以依据练习测试题)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懂得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并勇于实践,在实践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麦”、“果”、“深”口头组词。??
3.学法渗透“三读法”。
4.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挖掘课文内涵的道理,明白实践第一。??突破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学生难以理解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并勇于实践,在实践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
?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
二年级学生以感性思维为主,富有想象力,对形象的事物易于产生兴趣。朗读能力比较强,喜欢互动,所以我安排了表演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理解课文内容,真正体会到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
?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导入
老师手举小马图,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一只小动物,你知道是谁吗?
?
?
踊跃回答
学生感兴趣,迅速进入课堂
?
2.初读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新词,读通句子。通过初读,学生对课文已有了整体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精读课文中的重点句。通过对重点句的朗读分析,课文其他内容便也迎刃而解了。
?
?
借助拼音认识字词,读准字音,读顺读通句子。
?
读通句子,扫清障碍
?
3.研读文本
1.这篇课文写了哪些小动物???
2.这课主要写的是谁?
3.写的是小马的一件什么事?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呢???
4.读1—3小段?妈妈让小马做什么事???
5.小马心情怎样?
6.书上哪个词写的是高兴的心情???
7.小马为什么这么高兴??
8.小马的话说明什么?
9.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呢?
小马这时怎么想的???
小马为什么为难呢???
1.第一次离开妈妈。??
2.离家很远了。?
3.河水哗哗地流着不知深浅。?
指导学生读1—3小段,读出小马高兴的心情和后来为难心情的语气。??
指导读4—6小段??
10.小马遇见了谁?
11.他们争吵一件什么事?(河水到底是深还是浅)
12.老牛说水浅,松鼠说水深,谁说的对?
小马听了它们的话,怎样表现的?(不知怎么办)
小马为什么不知怎么办才好?(遇事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
接着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4—6小段,读出小马和老牛、松鼠对话时的不同的语气
小马听了老牛、松鼠的意见,怎么表现的???
小马回家问妈妈,妈妈怎么说的???
读第7小段(分角色读)??
妈妈问小马,小马什么表情???什么叫难为情?(不好意思。)??13.妈妈问了小马几次话?(三次话)?
小马听了妈妈的话怎么做的???(低下了头)
?
?
1老牛、松鼠、小马
2小马
3小马过河的事。??
4.驼一袋面粉到磨坊去
5.?开心
6.连蹦带跳
7.第一次接受任务??
8. ?爱劳动有礼貌
9.?去磨坊,一条河挡住了去路。??
10.?老牛?松鼠
11.?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嶼过去。”?(板书??水浅)?
松鼠说:“深得很哩!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板书??水深)?
12.?学生讨论得出:水的深浅不变。老牛高大认为水浅,松鼠矮小,认为水深。这是相对而言的,都有自己的道理,为什么???板书:高大??矮小
13.?读第一次??指导读??“我XXXXXXXXXX我过不去。”??
读第二次?理解??反问句的意思。??
读第三次??指导读??“没XXXXXXXXXX没想过。”?
14.指导学生分角色把这个故事演绎出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
1.理解文章内容读懂大意
2.读懂文章所蕴含的道理:凡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学会去尝试,只有尝试了才知道事实的真相。
五、教学策略选择(针对学习流程的设计的各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
1)????????????图片及多媒体直观展示法;(2)以读代讲法;(3)以读促悟法。
“听读说演”多种形式相结合
?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
教学中我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和交流的空间。但是教到此处,我发现孩子们普遍喜欢小马和老马,对松鼠和老牛则反应淡漠。虽说对于人物形象的的品读,仁者见仁,不可能做到平均用力,且松鼠和老牛形象也非本课重点,但松鼠和老牛的形象竟未能在孩子们的脑海中留下印象,说明此课语言文字挖掘尚有欠缺,若能抓住表现松鼠形象的“大叫”“认真”来进一步感悟松鼠发自内心的焦急、担忧,及以事实说话的认真劲儿,松鼠的形象应该会逐步丰满起来。?
?
七、教学课件(本节课的教学课件)
?
?
?
八、板书设计(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小马过河
老牛:?高大??????河水浅?????
松鼠:矮小??????河水很深
道理:遇事多动脑多尝试
九、教学反思
?
引导学生思考,学了课文后小马、老马、老牛、松鼠,最喜欢谁。学生独特的思维正是其学习个性化的体现。保护学生独特的思维,培养个性化学习,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孩子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是不同的,思考问题的角度也不相同,这就意味着面对相同的问题情境,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思考方法;教学中我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和交流的空间。但是教到此处,我发现孩子们普遍喜欢小马和老马,对松鼠和老牛则反应淡漠。虽说对于人物形象的的品读,仁者见仁,不可能做到平均用力,且松鼠和老牛形象也非本课重点,但松鼠和老牛的形象竟未能在孩子们的脑海中留下印象,说明此课语言文字挖掘尚有欠缺,若能抓住表现松鼠形象的“大叫”“认真”来进一步感悟松鼠发自内心的焦急、担忧,及以事实说话的认真劲儿,松鼠的形象应该会逐步丰满起来。? 以上是教完这篇课文后,自己的一点小小反思。当然以后的路还很长,这节课给予我的收获还是较多的,我将吸取好的方面,继续运用于教育教学中,对于还不好的地方,继续学习,继续反思。
?
?
?
?
?
?
?
?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