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耳目》教学设计

本文由用户“woshibaichao1”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7 10:56:30 举报文档

以下为《《口耳目》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口耳目》教学设计

*** 杨某某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根据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进行识字教学。本课是象形字归类识字,生字结构比较简单,学生容易理解和识记。因此,本课教学设计努力遵循新课程理念中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观察简化字和古代象形字、实物的相似之处,从而自主探寻字理、发现规律、认识字形、明白字义,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口、耳、目、手、足、站、坐”六个生字。

2、会写“口、耳、目、手”字,知道“先横后竖”笔顺规则。

3、教给孩子认识生字的方法:看图读字——看字比形——认记生字。4、认识象形字的特点,增强学生学习文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写“口、耳、目、手”字,知道“先横后竖”笔顺规则。

教学难点:

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教学准备:

实物图片、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那我们玩一个猜字谜的游戏?

(出示几个简单的象形字)

二、学习生字,掌握音、形、义

1、认识象形字。

1)课件出示“手、足、口、目”的古文字,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和字,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2)老师小结:这些很像图画的符号,是古时候的一种文字,叫做象形字。

2、图文对照,指导识记“口”“目”

1)对照图画和文字,猜猜它们是什么字?

2)你是怎样猜出来的呢?和大家说一说你的想法。

3)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识字。

重点注意:

口:教师出示“口”

的字理演变图,简单介绍后让学生与图片进行比较,找出”目“的字形与实物的联系。

1)象形字识记。“口”字长得像我们的嘴。

2)数笔画识记。第一笔是竖,第二笔是横折,第三行是横。

3)用一用。“口”——口水、开口、口袋等。我有用它说一句话——我看到红烧肉留口水。

目:教师出示“目“的字理演变图,简单介绍后让学生与图片进行比较,找出”目“的字形与实物的联系。外面的”口“表示眼眶,里面的两横表示眼珠。

3、小组合作,自主识记“口”“耳”“手”

1)课件出示三个字的字理图。小组合作,商议识字方法。教师巡视,点拨指导。

2)汇报交流。

预设:

耳:

1)比较识记。“耳”和“目”长得很像,“耳”的两个长横都出头,右边的长竖下面出头。

2)用一用,“耳”——耳朵、耳聋、木耳等,我能用它说一句话——我很喜欢木耳。

手:

1)用数笔画识记。第一笔是撇开,第二笔与第三笔是横,第四笔是弯钩。

2)用一用,“手”——左手、右手、双手等,我能用它说一句话——我有一双能干的手。

足:学生再次观察实物图片“足“和”足的字理演变图,说一说“足”的字形与实物的联系。

三、朗读小短,认识“站”“坐”

1、学生观察书中第10页的插图,

你能用一个字来说出他们此时的动作吗?(站、坐)

2、教师板书两个字(站、坐)指导朗读,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3、课件出示两个生字的字理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站:左边是一个人站着,右边表示一个站立的时候要占据的地方。

坐:两个人坐在一堆土上。

4、指导学生开火车读字,并扩词,说一句完整的话。

5、出示小短文,自由朗读后,教师利用课件出示标准的“站、坐”姿势图,请学生对照图画说一说小短文的意思。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中提到要让学生喜欢学习

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并学习独立识字。在认读剩下的两个字时,教师设计了动作演示和图画观察环节,使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并对汉字的演变产生兴趣,更加积极主动地了解汉字的字形和字义之间的联系。

四、拓展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识了哪些生字?

2、我们的口、耳、目、手、足能做哪些事?

设计意图:

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不仅能体会这些人体器官的重要作用,产生爱护身体器官的情感,更对五个生字进行了巩固。

板书设计:

3、口耳目 象形字

口 耳 目 手

教学反思:

《口耳目》是一篇识字课,并且用图文结合的办法展示了汉字构成中的一类——象形字。看到这篇教材,给我第一感觉就是一年级的孩子可能对这些单调的生字没有兴趣。一年级的孩子刚刚走进课堂,自律性不强,很难让他们在课堂上专心致志地听讲40分钟。只有让孩子对教学内容感兴趣,教学的教学方式能迎合孩子的口味,才能让他们进行高效率的课堂学习。所以,经过教学研究,决定心“趣”字作为教学的出发点。这篇课文中的汉字都是象形字,每个汉字都能让学生联想到事物的样子而识记,教学中我让学生看形识字,联系生活实际来识记。也通过认识象形字了解到古人造字方法,达到自主识字的目的。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口耳目》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