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植物妈妈有办法设计方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初步方案
课题名称
植物妈妈有办法
姓名
高某某
工作单位
***
年级学科
二年级语文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植物妈妈有办法》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3课,这是一首充满情趣的科普作品,这篇课文从题目到内容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作者把科学知识用韵文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语言朗朗上口,是一篇百读不厌的科普作品。本课是以自然常识为内容的诗歌,全诗共五节,按照提出问题——具体介绍——提示观察的思路展开。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以富有韵律感的语言、形象的插图,生动的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意在激发学生了解植物知识、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好习惯。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本课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掌握一个多音字。
2.方法与过程: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有趣方式,激发学生观察事物和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三、学情分析
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自己学习生字词语,对短文有一定的理解,但仍然有个别同学拼音没有掌握,理解课文的能力很差,上课时需要特殊关照。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
教师抓住植物一词,导入新课学习。
二、教学过程:
(一)初读,了解课文内容。
1.教师提出要求,让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提出:学习“得”字不同读音。
3.检查自读情况,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分节读课文,学生听后评议,正音。
(2)说说每小节讲了哪种植物,它们是怎样传播自己的种子的
(二)、细读,理解课文诗句。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边看课文边思考:这一自然段给大家提出了什么问题?
(2)练读问句:植物靠的啥办法?
2.学习第2、3、4、5自然段。
(1)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2、3、4、5自然段。
(2)让学生根据自己课下查的资料或结合生活实际去谈。
3.学习第6自然段。
(1)学习生词知识。
4.概括小结。
一、谈话导入
学生和教师一起漫谈,导入新课。
二、学习过程:
(一)初读,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学生自己在文中找出,读一读,全班读。
3.检查自读情况,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个别学生分节读课文,学生听后评议,正音。
(2)学生自己说每小节讲了哪种植物,它们是怎样传播自己的种子的
(二)、细读,理解课文诗句。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边看课文边思考:这一自然段给大家提出了什么问题。
(2)练读问句:自己思考并回答。
2.学习第2、3、4、5自然段。
(1)学生边读边思考:蒲公英、苍耳、石榴、豌豆妈妈的办法是什么?好在哪?
(2)组织学生互相交流,鼓励学生说自己喜欢的课文中的一种植物。
3.学习第6自然段。
(2)齐某某,说说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4.小结。
漫谈创设情境,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学习、小组讨论,后小结。
教师指导,先扶后放,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完成。
教师指导学生理解第一自然段,教会学生理解课文的方法。
学生根据学习第一自然段的方法,学习课文,锻炼了学生自学能力。
拓展延伸,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
五、同步习题
1.听写生字、词语。
2.把课文中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讲给身边的伙伴听。
3.把刚才的感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下来。
六、板书设计
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 —— 风
苍耳 —— 靠动物传播种子
豌豆 —— 太阳
七、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
1.应用幻灯片课件展示相关图片,比较直观。
2.用幻灯片展示问题,很方便,学生喜欢。
3.用多媒体课件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植物妈妈有办法设计方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