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

本文由用户“ykq110119”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13 21:55:58 举报文档

以下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认知性目标: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

技能性目标:熟练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体验性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会实验探究的科学方法。

2、通过认识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及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指导学生用课题2所讨论确定的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分组装配二氧化碳的制备装置。

初步学会二氧化碳的制取以供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之用。



指导学生探究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有没有化学变化?

根据书P117页[实验6—3] [实验6—4]来实施探究得到结论并填在书P117页的表格上,并作出分析:(1)石蕊是一种色素,遇酸变成红色。

(2)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二氧化碳也不能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

(3)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

(4)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碳和水能发生化学反应这一事实,学会根据现象、结论作出科学分析。



教师总结归纳学生的分析,用多媒体展示结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学生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

CO2+H2O=H2CO3

H2CO3= H2O+ CO2↑

熟练写出相应化学方程式。



提问: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壁上为什么会有一层薄膜?可能是怎么来的?

学生讨论:1、与二氧化碳反应。

2、与氧气反应。

3、与水反应。并用实验探究得出与二氧化碳反应的结论。

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实验方法并熟练写出:

CO2+Ca(OH)2=CaCO3↓+H2O

知道二氧化碳的鉴定方法。



多媒体展示干冰及用途,并提问:同学们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知识和已有的化学知识,能否说出二氧化碳有哪些应用?

学生思考、讨论得出:1、二氧化碳可以制汽水。2、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3、二氧化碳是温室肥料。4、二氧化碳可用来灭火等用途。

让学生了解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



多媒体展示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学生相互交流讨论二氧化碳的功与过(课前布置学生调查与研究)。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环境,关注温室效应。



学完本课题,同学们知道了什么?

学生讨论归纳: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其相关用途。

反思与交流。



板书设计

一、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 密度、 溶解性

无 气体 无 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

2、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CO2+H2O=H2CO3

H2CO3= H2O+ CO2↑

(2)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

CO2+Ca(OH)2=CaCO3↓+H2O

(3)在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

3、二氧化碳的用途

(1)二氧化碳可以制汽水。

(2)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3)二氧化碳是温室肥料。

(4)、二氧化碳可用来灭火等用途

附:

课堂练习一

1、国外试行用“汽水”(碳酸饮料)浇灌植物,它的作用是( )

A、对植物的呼吸作用有利 B、加速光合作用的进行

C、在植物上形成温室 D、改良土壤

2、下列行为中,不属于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途径是( )

A、江、河、湖、海溶解二氧化碳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学方程式为 。

(2)塑料小球漂浮的原因是 。

(3)要证明(1)中发生的变化,可在烧杯中滴入 试剂,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教学反思:二氧化碳使空气中的一种常见的气体,它能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但向空气中排放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导致“温室效应”,影响生态平衡。从而教育学生为了防止“温室效应”的产生,你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怎样做,增强环保意识。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