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分析报告》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大胆改进 多方探究 延续课堂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课例展示
中 卫 市 第 一 中 学 张 冬 妮
一、设计思路
整节课的教学设计围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得出结论、表达交流、进一步探究这一主线展开。通过这样一个活动过程,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科学探究有一定的了解,产生科学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良好品质,同时将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与高考目标中实验设计能力培养相融合。
二、实验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中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酶的发现、概念和特性后安排的一节探究性实验课。倡导探究性学习是高中生物新课标的理念之一,开展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科学知识的建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形成。
考虑到本节课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展示活动特别多,我将实验课堂由实验室转移到有电子白板的教室,学生每4人组成一个实验小组,围绕着实验桌的三面来坐,这样既能看到白板和黑板,又便于师生之间的交流。
三、学情分析、重难点确定及解决办法
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掌握方法、会学知识,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如思考、讨论、表达、实验、观察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主体活动,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发展自身的创造性思维。高中学生对科学探究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的环节掌握的很好;而对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和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普遍会感到困难,故将这三个环节作为本实验突破的重、难点。
本节课用在重、难点内容上的时间有30分钟,约占教学时间的75%,学生有了充分的时间,可以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对重、难点内容进行多方位的描述和尝试操作等。
各组中程度好的学生积极地参与讨论并主动帮助其他同学,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还有教师的巡视,既可以掌握学生实验的情况和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不可预计的问题,使自己很好地驾驭课堂,又作为学习者参与讨论过程,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更好的突破重难点。
四、实验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温度和酸碱度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概述主要的实验步骤。
2.参与影响酶活性因素的探究过程,进一步提高准确控制实验的三个变量、合理设计对照实验的科学探究能力。
3.体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认识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体验小组合作和乐于奉献的精神。
五、本实验的改进与创新之处
1.自制小麦籽粒淀粉酶作为催化剂
按照教材的建议,如果选择市售的a-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的活性影响,经过沸水浴处理的实验组也没有出现蓝色,可能是a-淀粉酶比较耐高温,容易给学生造成高温不能使酶变性失活的假象。受到2007年宁夏高考理综卷第28题(从发芽的玉米种子中提取酶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启发,教学中我尝试着改用小麦籽粒淀粉酶为实验材料,取得了很好的实验效果。
其提取方法是:称取50克萌发的小麦种子(在32℃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3天),于研钵中加50mL蒸馏水和少量石英砂,研磨成匀浆,用滤纸过滤,取滤液备用。
2.分组实施,统筹划时,高效达成
本节课的重、难点之一是让学生体验实施探究的过程,所以我安排第一、第三大组探索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第二、第四大组探索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然后两部分同学之间借助白板互动交流,即解决了教学任务重而课时有限的矛盾,又实现了预期的目标。
3.使用白板互动交流,展示实验成果
教师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构建学习情景,更为清晰的呈现了学习任务与探究目标,使学习内容不断地深入。学生也可以通过电子白板提供的学习平台,在合作沟通的基础上更好地展示实验方案和实验结果,非常直观、便捷、充分地发挥了现代教育技术在生物实验课中的作用。
4.问题先导,分步讨论,拓展发散
为了让学生能设计出较好的实验方案,我以问题为线,设计了一系列循序渐进的问题,调动学生讨论、启发、补充,在讨论中达成实验目标,设计出实验方案,更欣喜的是学生还生成了更多的新问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也拓展、延续了实验课。
六、实验教学流程图
七、实验实施过程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实验活动
设计意图
呈现事实 猜想假设
正常人的体温一般是多少?发高烧时为什么会感到食欲不振?
唾液淀粉酶随食物进入胃内时,还能不能起到催化的作用?为什么?
分组讨论;完成学案的第1、2小题;
可能是温度会影响消化酶的活性;可能是pH会影响唾液淀粉酶的活性。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生对课题的关注。
明白要通过实验来证明猜想。
分组讨论 设计方案
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做实验之前先要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
请同学们根据实验桌上提供的材料用具,分组讨论后回答第5~10小题
教师巡视,分组指导,提出一些小建议,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讨论、完成学案3-4小题;
3. 我组确定的实验课题是:
4.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什么? 如何设置自变量?
5.该实验有哪些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该如何控制?
6.该实验中的反应变量应如何检测?
7.我们小组讨论制定的实验方案是:
8.预期会看到怎样的实验结果?
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组织者、引导者。
小组合作过程中,准确控制实验变量,合理地设计对照实验,提高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
多方探究 完成实验
要求各组根据自己制定的方案实施实验;
提供可供学生参考的实验方案;
巡视,个别指导;
鼓励学生尝试,宽容失败,给失败的学生以精神支持。
分组实验、讨论、完成学案上的9~11小题;
9.我们小组的实验结果是:
10.自己的实验结果与预期如果不一致,原因可能是:
11.我们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学会配合,互相尊重,体验实验的乐趣、成功的喜悦,培养科学态度、合作精神、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分组展示 表达交流
四个大组各出一个小组展示实验结果;
对各组的实验结果给予合理的评价。
第一大组展示
第二大组展示
第三大组展示
第四大组展示
学会分享,获得有关这个探究活动更多的知识。
生成问题 延续课堂
引导学生进一步挖掘出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
分组讨论、完成第11小题
11.通过本节探究实验课,同学们能不能进一步挖掘出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我还想探究的课题是:
领悟科学探究没有止境
八.板书设计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同种酶在不同温度下催化效率的变化
探究酶和底物的添加顺序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探究不同酸碱性对酶活性的影响
探究碘液和底物添加顺序的不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说明:板书由师生共同完成,教师写出本节课的母课题,子课题由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用具在课堂中生成,要求部分同学写在黑板上,全班共享。
九、教学反思
教师灵活运用教材,充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大胆改进,多方探究,创造性地解决教学任务重而课时有限的矛盾。
留给学生很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去学习,哪怕有时有些设想和尝试是错误的,但也能通过学生之间相互质疑、相互补充使之完善,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探究过程中的挫折、错误、失败,对学生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这其中的许多体验是他们理解科学精神的基础。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尝试,宽容失败,给失败的学生以精神支持,欣赏学生探究中的智慧,关注学生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会探究、学会学习。
课堂只有40分钟时间,有少部分学生没有完成自己确定的实验课题。分组展示环节,只展示了其中2个子课题的实验结果,其实有新意的一些课题有些小组完成的也是不错的,只是没有胆量上台展示。正是由于我们的课堂生成了一些问题,才能使我们的探究活动延续到课外进一步开展。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分析报告》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