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及反思《三位数乘两位数》

本文由用户“tcw_005”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8 17:28:54 举报文档

以下为《教学设计及反思《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及反思】

作业题目:

完成并提交一篇“教学设计及反思”作业。

作业要求:

1.教学设计及反思请参照模版要求填写;

2.作品必须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成绩将视为不合格;

3. 字数在400以上。

附件:教学设计及反思模版

教学设计及反思



课题名称:三位数乘两位数



姓名:

黄某某

工作单位:

*_**小学



学科年级:

四年级数学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为基础,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直接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中来,所以,学生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和探究会比较轻松。但是,由于因数数位的增多,计算的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大,因此,这一课的学习对学生来说也非常必要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结合已有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经验,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会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2、能力目标:使学生经历利用旧知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升知识技能的迁移水平,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经历与他人交流笔算的过程,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习惯。

重难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这位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但是,由于因数位数增多,计算的难度也增大,在进行知识迁移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本节课要充分利用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自主探究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旧知铺垫,引入新课

1、情境引入(课件)。

2、引入新课

1、出示例题一,请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知识,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

2、出示例题二,学生观察异同点,引出新课。

通过设置情景,回顾学过的知识,自然地引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新课的兴趣,为探究新知做好铺垫。



二、知识迁移,探究新知

1、知识迁移。

2、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3、归纳总结。

1、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探究新知,汇报交流并展示。

3、归纳总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算理。

课堂上学生是主体,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小组合作探究新知,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



三、应用练习,巩固提升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做法和结果。

通过练习,巩固新知,提高计算能力。



五、教学策略选择





小组合作探究



六、教学评价设计





自我评价与小组互评相结合。



七、教学课件





PPT课件(附件)



八、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

1 4 5

XXXXX 1 2

2 9 0 XXXXX①用个位上的2去乘145的每一位

1 4 5 XXXXX②用十位上的1去乘145的每一位

1 7 4 0 XXXXX③两次得到的积相加



九、教学反思



上完这节课我反思了这节课比较成功的两个方面:

1、抓住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在学习探究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法之后,反复强调算理和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地方,如对位问题,进位问题。

2、大量的计算练习是学生掌握计算知识的必要手段和途径。在教学中我共设置了三种不同层次的练习,巩固练习、提高练习、应用练习。

在这节课不足的比较突出的方面:

? ? 1、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学生学习知识过程中的知识生成环节,在一个学生回答145XXXXX12的笔算过程中,将两次的积相加时,学生计算出现问题,依然在相乘,而我忽略了这一问题,而是解释成学生计算失误。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强调最后一步算法,是将两次的积相加而不是相乘,提醒学生避免犯这样的错误。

2、在本节课中,数学语言还是不够严谨,语言叙述不够精炼。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在课堂中,老师的数学语言一定要严谨,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我在讲课过程中语言不够精炼,出现很多不必要的话。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教学设计及反思《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