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指教者:王伟
教学内容:78——79页例1, 书80页1,2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算理,掌握方法,了解算法的多样性,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
(2)、能较熟练正确进行竖式计算。
(3)、能从生活中提出问题,并能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通过学具操作,观察思考,对比研究,合作交流,等方式的研究过程,理解并掌握“个位相加满十进一”的算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不同计算方法相互间是有联系的。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个位相加满十进一”的算理。
考点: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口算。
教学用具:
教具:课件、小棒、计数器; 学具: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口答:
2、 竖式计算:22+7=
二、发现信息,完整表达
1、引入主题
师:出示例1图
引导生观察:有哪些车?各多少辆?
生:说信息
2、提出问题
师: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能提出加法的数学问题吗?并列出算式。
生:提问、列算式
师:多媒体展示学生的问题、算式
三、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1、独立思考,自主探究
师:你会算27+8吗?请用你自己的方法试试看,看看谁的办法多?开始
2、动手操作
生:学生尝试:摆小棒;拨珠子;口算;凑十;竖式XXXXXXXXXX
师:巡视,引导学生摆小棒(拨珠子XXXXXXXXXX),边某某(拨)边说过程。
3、展示分享
学生汇报(预设),分析本质,明确算理
摆:
拿8根小棒中的3根和7根捆成一捆,7+3=10 10+20=30 30+5=35
或者,拿27根小棒中的2根和8根捆成一捆,2+8=10 25+10=35
拨:
口算: 7+8=15 20+15=35
凑十:
拿8块方块中的3块与27块凑成整十,27+3=30 30+5=35
4、优化算法
竖式:
师:竖式中1表示什么?怎么来的?
生: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
5、随堂练习,巩固算理
(1)、
(2)、比较下面两道竖式计算题:今天我们学的加法和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
6、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老师把同学们说的注意,编成了顺口溜:
三、课堂活动,深化算理
四、课后作业: 书80页1,2题
五、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是以上学期学习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知识为基础的,教学完这节课,我真正感受到了数学的确是一门前后知识联系性很强的学科,可说是环环紧扣,一环脱落,将直接影响后续内容的学习。??? ?数的运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灵活运用的一项基本技能。而二十以内的加减法更是重中之重,必须让每个学生都切实掌握。要较准确的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学生必须对基础知识达到很熟练的计算程度。这部分知识对部分学生来说很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我是这样设计这节课,首先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上节课学习的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然后运用情境图导入新课, 通过情境图让学生找出数学信息,根据信息提出加法问题,然后让学生解决问题探索计算方法。在这个环节我充分让学生操作小棒理解“满十进位”的算理。再次感悟到了实践出真知的真理。如24+9,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凑十法,把9分成6和3,4和6凑成10,这样和20组成了30,然后再用30加3,得33;第二种就是先算4和9合成13,再算13加20,得33。?? ?学完这节课,最大的感悟就是学生的差异什么时候都在所难免,统一的教学思路,同层次的练习,实在是不能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 有个别学生掉队,因材施教仍然是我努力的方向,看着那些吃力的孩子我心里着急,利用下课时间进行辅导。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