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减法教学设计(改)》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方案
陈蓝修改后龚某某老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减法
姓名:
龚某某
工作单位:
*_**空港新城人和街小学校
学科年级:
数学一年级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本节课教学内容为教材第26~27页,包括1-5的减法的含义和计算。本节课安排在1-5的加法的后面,延续了小丑、小松鼠玩耍和小朋友玩千纸鹤的情景,有利于学生理解减法的含义,体会加法和减法的关系,同时,为后面学习20以内的数的减法做铺垫。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具体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明晰(学生懂)、具体、可操作、可以依据练习测试题)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1.能根据图片,准确、完整地说出减法的含义。
2.能正确地读出减法算式。
3.能根据图片,正确地列出减法算式并计算结果。
4.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感受学习数学的。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很多学生在幼儿园的时候都学过5以内数的减法,但是对于减法的含义却不是很清楚,而且大多数学生不能正确地计算出5以内数的减法的结果,本节课借助马戏团的小丑、“偷”饼干的小老鼠和一群玩耍的小松鼠等学生喜欢的形象,通过动画、图片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减法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正确计算出5以内数的减法的结果。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画出流程图)
一、复习旧知
1.男生背数字的分解,紧接着女生背相应的数字合成(按顺序对数字进行分解与合成)。
2.师生对口令,复习5以内的加法。
3.5以内数的加法:以老师说算式,学生说结果的形式对前面学过的加法进行复习。
二、探究新知
1.感知减法意思:通过情境小丑手里的气球飞走了一个,还剩几个,引出减法算式4-1=3,让学生初步感知减法意思,认识减号,学会正确读减法算式。
2.体会减法意思:通过情境小朋友玩千纸鹤、小男孩拿铲子和小老鼠“偷”饼干,引导学生完整、正确地说出每个情境对应的减法算式表示的意思。
3.理解减法意思:让学生根据情境玩耍的小松鼠,列出减法算式(5-3),并说一说是怎么计算的,加深对减法算式的理解。
三、巩固提高
通过完成练习五第3题和做一做第3题,巩固这节课所学的关于减法的知识。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的设计的各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分与合的知识,你们还记得吗?
回答:记得。
复习旧知。
那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这些方框里面应该填什么(展示PPT第2页)。我请同学起来回答,其他同学认真听哦,看回答得对不对。
一个同学回答,其他同学认真听,并判断对还是不对。
复习分与合。
同学们真厉害,全都答对了,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吧,先读分,再读合。
齐某某。
复习分与合的读法。
(展示PPT第3页)那这些加法同学们会做吗?老师说算式,你们说结果好不好?
一起说结果。
复习加法。
既然加法同学们都会了,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减法。(展示PPT第4页)马戏团的小丑拿着气球在表演节目,忽然一阵风吹来,手里的气球飞走了一个(播放动画),小丑的手里还有几个气球呢?你是怎么算的呢?
学生1:3个。
学生2:用减法。
让学生初步感知减法的意思
对,可以用减法,小丑手里原来一共有4个气球,飞走了一个,还剩3个,我们可以用减法4-1=3来表示,短横叫做“减号”,这个式子读作“4减1等于3”。前面我们学习加法的时候,知道了加法可以用什么图来表示呀?
认真听讲。
学生1:画圆圈。
学生2:点子图。
认识减号,学会减法算式的读法。
对,加法可以用点子图来表示,减法也可以哟!原来一共有4个气球,老师用四个小圆点来表示,飞走了一个气球怎么表示呢?我们可以用画斜杠或者虚线的方式来表示,飞走了几个我们就给几个圆点画斜杠或者用虚线圈起来。
认真听讲并思考。
让学生学会用点子图来表示减法的意思。
(出示PPT第6页)根据小朋友玩千纸鹤的图片,提问学生3-2=1表示的意思。
学生1:一共有3只千纸鹤,飞走了两只,还剩1只。
让学生体会减法的意思,并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述出来。
(出示PPT第7页)根据小男孩拿铲子的图片,提问学生5-1=4表示的意思。
学生1:一共有5把铲子,小男孩拿走了一把,还剩4把。
强化学生对减法含义的理解,并要求学生完整地用语言表述出来。
(出示PPT第8页)根据小老鼠“偷”饼干的图片,提问学生4-2=2表示的意思。
学生1:一共有4块饼干,小老鼠偷走了2块,还剩2块。
强化学生对减法含义的理解,并要求学生完整地用语言表述出来。
通过刚刚的三个情境,大家发现关于减法的什么规律了吗?
认真思考。
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这三个情境是不是都是原来一共有多少,飞走、拿走、偷走了多少,我们可以概括为去掉,最后让我们求还剩多少啊?所以,求还剩多少,我们就可以用减法来进行计算。
一起回答:是的。
让学生明白什么时候应该用减法来计算。
(出示PPT第9页)提问学生怎样列式。
学生1:5-3
让学生根据图片情境列算式,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那结果是多少呢?你是怎样计算的呢?大家先同桌互相讨论一下,然后老师抽同学起来回答。
倒数的方法在这里还可以,但是如果数太大了就很难数了哦,所以老师建议大家用数的组成的方法来计算减法。
讨论。
学生1:5-3=2,我用倒数的方法算的。
学生2:5-3=2,我用的数的组成的方法来进行计算。
让学生讨论计算方法,培养他们的合作、交流能力。
布置课堂练习:练习五第3题和做一做第三题(出示PPT第10页和11页),巡视检查,发现问题,最后再统一进行讲解。
完成练习题。
检验学生学习情况,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提高。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老师说5以内数的减法算式,学生说计算结果,看哪一组的同学说得又快又准。
七、教学课件(本节课的教学课件)
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减法教学设计(改)》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