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春教学设计

本文由用户“gllgdx6056”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10 18:17:35 举报文档

以下为《付春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精心设计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快乐学习

———“8、7、6加几”的教学设计

执教:付春 ***

指导:张某某 ***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91页例2。

课标要求: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教材分析:



“8、7、6加几”是在学生学习了1~10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和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本单元的第二课时,也是本单元继续学习5、4、3、2加几及今后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及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教材第91页的例2通过一群小学生跑步的场景引入“8加5”的口算,然后引导学生分别数出图中男、女生的人数,进行7+6的教学。本节课的训练重点是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等数学活动,利用9加几凑十法的知识迁移,进一步掌握凑十的算法,探究凑十方法的多样性。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10的组成,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对9加几“凑十法”的算理有了一定认识。还有一部分学生通过学前教育已经会机械计算8、7、6加几的题目,这都是本节课学习的基础。本节课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把9加几的方法迁移到8、7、6加几中来,学会用凑十法正确计算。

教学目标

1.会用凑十法计算8、7、6加几,把算理表述清楚。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合作交流及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沟通9加几与8、7、6加几的联系,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8、7、6加几的题目。

教学难点

会用语言表述8、7、6加几的计算过程。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

教学准备

教师:主题图ppt课件 小棒

学生:小棒

教学设想

课标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在教学中,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快、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带来欢快的情感体验。整节课设计“争门票、“看比赛”和“逛超市”的情境串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每一名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设计生活化情境,呈现问题

“计算是解决问题的需要”。新课开始,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跑步赛场”的情境作为新课的切入点,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原型中收集数学信息“跑在前面的有8人,跑在后面的有5人”,或“男生有7人,女生有6人”,由解决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人?”把学生的思维带进最近发展区,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的氛围中开始探究8、7、6加几的计算方法。

二、设计动手操作活动,理解算理

“快乐是一种成功的体验。”8、7、6加几是在学生学习了9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中,注意把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学生的情感体验有机结合起来,在学习8加几时,设计了摆小棒的活动,学生在边摆边说计算方法,初步实现知识的正迁移,自主地构建8加几的计算方法,学生的思维由表象到抽象得到了发展。在于同桌交流、与全班交流的活动中,学生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品味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设计趣味性练习,体验应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特别喜欢有一定主题和角色的活动,把课堂练习同游戏和特定的情境结合起来,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巩固练习中,我设计了“给运动员买食物”、“给运动员买礼物”、“参加转盘抽奖”、“持票上车”等活动,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既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又多种形式地巩固8、7、6加几的口算方法,也让学生体会到计算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到学习成功给自己带来的愉悦。

教学过程

一、购门票,激趣复习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来到了运动场,运动场上有的同学为运动员准备牛奶,有的同学在参加跳绳比赛,有的同学在参加跑步比赛,还有的同学在为运动员表演,热闹极了,同学们想不想还参加这次运动会呀?我们要通过闯关,重新获得参加运动会的入场券。

第一关: 见9想() 9+( )=10;见8想()8+()=10 ;见7想()7+( )=10; 见6想() 6+()=10;见5想()5+( )=10。

第二关:10+2= 10+7= 10+6= 10+8=

第三关:9+5=

【设计意图】:以学生亲身经历的运动会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凑十及9加几和相应的口算练习,为学生形成迁移能力,运用9加几的计算方法学习8加几做好准备。

二、看比赛,研究算法

创设情境,发现信息

激趣:同学们,运动会上最有趣的是那一项比赛?

提问:跑步是运动会上同学们最喜欢的一项比赛,(课件出示91页情境图)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1)跑在前面的有8人,跑在后面的有5人;

(2)男生有7人,女生有6人。

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提问: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

预设:跑步的一共有多少人?

追问:你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数学问题?

预设:8+5(或5+8 ) 7+6(或6+7)

【设计意图】:让学生切实经历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

动手操作,研究算法

(1)动手操作

提问:想一想,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计算8+5?把你的想法用学具摆出来。

①独立学习

学生摆学具,边摆边说。

预设:把8凑成10,10+3=13;把5凑成10,10+3=13.

②合作学习

同桌两人之间交流计算方法。

③小组汇报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边展示摆法边汇报计算过程。

要求:根据摆法完成板书。

预设:(1)8 + 5 = (2)8 + 5 =

训练:说清楚把谁凑成10,怎样凑成10.

【设计意图】:学生由操作建立计算的表象,在思考、操作、交流、比较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迁移,探究出8加几的计算方法。

(2)研究算法

观察黑板上的两种算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总结:都用了凑十法。一种是拆小数,凑大数;另一种是拆大数,凑小数。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体现算法的多样化

4.迁移应用,深化算法

思考:你能不能用这种凑十法计算出7+6(或6+7)呢?说出你的计算过程。

提升:我们学习了9加几,8、7、6加几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明确:用凑十法计算比较简便。

【设计意图】:学生经历动手摆小棒的操作过程,使具体的操作过程与抽象的计算过程相对应。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实现了算法的迁移过程。

课上休息,学习儿歌“凑十歌”。

逛超市,巩固复习

运动员刚参加完比赛,需要补充体力,老师准备到超市去逛一逛,给他们

食物和奖品,大家愿意跟老师一起去吗?

1.买食物

完成p91页做一做的第一题。

学生两人合作完成(一人说画法,一人补充算式。)

给运动员买奖品

老师领你们来到超市的玩具柜台前(课件出示玩具及价钱),每名同学只限买两件礼物。说一说 你准备买什么,花了多少钱?

小狗5元 洋娃娃9元 小汽车6元 小象7元 小飞机8元

抽奖

完成练习二十一的第一题。

【设计意图】:设计富有情趣的练习题,巩固8、7、6加几的计算方法,体现了计算为解决实际问题服务的理念。

四、颁奖,全课结束

1.给最出色的小观众和小组颁奖。

2.持票上车。(完成练习二十一的第三题。)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成功给自己带来的喜悦,体会学习的快乐。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付春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