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本文由用户“璀璨之夜明希”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10 09:13:39 举报文档

以下为《6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6的乘法口诀



姓名:

韩某某

工作单位:

***小学



学科年级:

二年级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课程标准要求



精力归纳6的乘法口诀过程,体验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掌握6的乘法口诀;

通过小学生观察、讨论、小组合作交流活动,让学生掌握6的乘法口诀,并内容那个进行简单计算。



二、教材编写意图分析



在编写口诀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找出6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初步熟悉6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正确的求积。



三、学情分析



引导学生通过直观的实物图和乘法的含义,编出6的乘法口诀,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类推能力,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目标(包括重点、难点)



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6的乘法口诀;

用6的乘法口诀求积。



五、教学流程与策略的简要说明



复习旧知识,谈话导入新课

出示准备题目,探究新知

练习巩固

课堂小结



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此处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1-5的乘法口诀,猜一猜,6的乘法口诀有几句?

学生口述5以内乘法口诀,并抽查“四五二十”口诀表示什么

通过1-5的乘法口诀、意义、计算的复习,巩固已学知识,为学习6的乘法口诀做铺垫。





出示准备题,引入新课;仔细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小组合作,根据所出题目列算式、编口诀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使学生初步感知6的乘法口诀意义。



巩固练习,总结规律;观察6的乘法口诀,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背口诀,之后进行对口诀练习

让学生熟记6的乘法口诀,为计算打下基础



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6的乘法口诀后的练习课,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运用的能力,加深对6的乘法口诀的记忆。在设计时选择了不同类型的练习,让学生熟能生巧,活学活用。



八XXXXX、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6的乘法口诀

1*6=6 一六(得六) 6*1=6

2*6=12 二六(十二) 6*2=12

3*6=18 三六(十八) 6*3=18

4*6=24 四六(二十四) 6*4=24

5*6=30 五六(三十) 6*5=30

6*6=36 六六(三十六)



九、实践反思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学生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教材内容的呈现是在学生学“2—5的乘法口诀”以后。由于他们已经具有学习2—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所以教材的呈现形式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口诀,意在让学生主动探索归纳出6的乘法口诀。体现了提高学生学习独立性要求的编写意图。熟练口算表内乘法,是每个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计算能力。因此,本课的重点应该是让学生理解6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难点是怎样去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上完整节课,反思整节课的教学过程,有了不少收获:注重将教师的引导与孩子的自主学习相结合。既不能过分削弱教师的“引导作用”,也不能片面强调孩子的“自主性”。否则,教学将会变得很混乱、无序和低效。在学生进行活动时,务必明确活动任务,以确保活动的有效性。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自主尝试新知的形成过程。但同时也有一些困惑:让孩子背诵乘法口诀到底应该放在哪里?放在编写之后孩子缺少理解和运用的过程,觉得太机械;放在最后,就怕不够时间,导致缺失这个环节;想来想起,也许只有将背的过程渗透进练习的每一个环节才是最佳吧。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6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