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了解土壤》反思(张平)》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
《了解土壤》教学反思
*** 张平
土壤是地球上广泛存在着的物体,大多数植物赖以生长,土壤与人类关系密切。本课教学主要是通过观察对土壤有更多的认识,为研究土壤的基本成分做铺垫;通过实验,了解土壤的组成物质;根据各类土壤中颗粒大小的不同及沙子、黏土之间含量不同对土壤进行分类,运用多种方法对沙土、黏土及壤土的区别进行比较研究。
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三个环节:
活动一:我的土壤观察汇报。本课教学容量大,为了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结合学生对土壤探究兴趣十分浓厚的具体实际,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对更为广泛的空间的土壤进行深入观察,获得更多的一手材料,在上一节课课后我安排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预习,在此基础上先用眼睛观察周围的土壤,再用放大镜观察,有条件的还可以用筛分法分离土壤后再进行观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好记录,上课时做观察汇报,事实证明比上课期间用几分钟对准备的土壤标本进行观察效果好,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将科学探究由课堂向课外延伸,由教室向大自然延伸思想。
活动二:研究土壤的成分
先让学生在对土壤有比较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对土壤的基本成分做出大胆猜测,接着让学生对猜测成分提出验证的实验方法,教师在学生表述的基础上或模拟、或解说,使得实验方法更具操作性。为下一步的分组实验夯实基础。这时候分组实验的时机成熟,教师一声令下,分组实验开始,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按照实验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实验,实验过程中教师一边巡视,一边适时引导实验员开展实验,涉及到等待时间较长而期间又没有观察任务的项目,可以在完成初始动作的前提下先做下一个实验,届时回过头来做进一步的观察,这样可以提高实验效率,也避免了等待的无所事事,特别是因时制宜地提醒注意实验安全,例如使用酒精灯时,提醒点燃酒精灯自下而上,熄灭时用灯帽盖两次,加热过程中不得触碰被烧得发烫的三脚架和坩锅,这一切对三年级的孩子的是那么的重要。实验完毕启发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相应结论。有效避免了自主探究时孩子们的低效或混乱。?
活动三:土壤的分类及三种土壤的渗水性等方面的不同
本环节我采用的是先入为主,让孩子读一读课本第6面第一段文字后,再将准备好的三种土壤的标本分发给学生,通过实物、图片综合观察的基础上对他们各自的特点固化于某某,同时产生新的思考,不同颗粒堆积在一块儿,缝隙大小的不同必然导致渗水性的不同,这时水到渠成的让学生对各自的渗水性做出对比性的猜测并说明理由,旨在培养学生在科学实验的猜测环节不是乱猜乱想而是有根据的猜测的习惯。后续的控制条件的分析及实验环节因为时间的原因我灵活的将这个内容调整到由学生们在课后去做,让学生明白实验探究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总之,我觉得本节课还是比较成功,这是我在对教材进行了反复斟酌的基础上进行了有效的整合,立足学生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大胆尝试让三年级学生在观察、实验中学习,毕竟三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动手能力差、学习科学课的时间短,能有这样的效果已经相当不错了。我觉得本节课能有如此效果得益于三点:第一,准备充分,从课前观察的方法指导到实验过程中土壤标本的选择、处理、实验,再到科学课堂和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时注重对孩子实验技能的训练。第二,深入的对教材、教参尤其是学生的情况进行了细致的研读了解,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对实验的顺序进行调整等等。第三,灵活运用我校阳光教育“四步式”教学模式,结合科学课的特点和课程内容教学的需要做了灵活处理,将因为内容容量大课堂没有充分时间自学课本的任务调整到课前,将幻灯片上一晃而过的自学提示以文本的形式印发到学生手中,上课前由组长检查,效果实了,课堂实验时间也充分一些了,学生只需要填空、画钩或者用铅笔在课本上标注等方式完成,并没有因此给加重学生加重多少负担。美中不足的是由于深入到学生中间去组织学生讨论、汇报交流,加之没有遥控器远距离操控一体机,导致个别地方幻灯片文本的呈现没能同步。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了解土壤》反思(张平)》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