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植物怎样“喝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植物怎样“喝水”
第一课时
学情分析
经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植物有适应环境的能力。这节课将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植物怎样“喝水”。?
学习目标
1.知道植物靠根“喝水”,然后利用茎运输水分,并能设计实验证明根能吸水,茎能运输水分。?
2.经历对问题不断深入探究的过程,学会周密思考。?
3.体会到植物也和人一样有生命需求,有生存的本领,意识到搞科学研究必须有严谨、认真的态度。体验合作交流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植物靠根“喝水”,然后利用茎输送水分。?
难点:能设计实验证明根能吸水,茎能运输水分。?
评价任务?
1.观察不同植物的根,认识根的特点。?
2.能设计实验证明根能吸水,茎能运输水分。?
教学准备?
1.各种植物的根(包括直根和须根)。?
2.一株新采集的根部完好的、茎较粗的植物(葱或凤仙花、秋海棠等)。?
3.小量筒、红水、食用盐、胶头滴管、小刀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询问:同学们养过花、栽过树或者种过菜吗?
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养花的?栽树的?种菜的?
不管是养花、栽树、种菜,都要给植物浇水,我们浇水时,主要把水洒在土壤里,这是怎么回事?
2.大家都认为植物依靠根“喝水”,那么你们见过的根是什么样的呢?
3.学生汇报。(教师要鼓励学生详细描述根的样子,可以说也可以画)
【设计意图:现代教学理论指出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如果没有问题,也就难以激发和激起探究的欲望。课始,我从谈话式问题导入“同学们养过花、栽过树、种过菜吗?”“你是怎么管理的?”让学生说说,让他们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观察植物的根
1.根究竟是不是同学们说的样子呢?还有没有其他特点?老师这里准备了很多新采集的植物的根,现在分发给大家,请仔细观察植物的根是一样的吗?有哪些不同?有哪些相同?并把观察结果记录在书上表格里。
2.分发材料,分组观察记录。
3.汇报与交流。
4.归纳整理:植物的根是不一样的。有的根主根粗,侧根细(叫直根);有的植物根粗细差不多(叫须根)。根也有共同点:根都很长、很多,根的尖端长有许多白色绒毛(叫根毛)。
5.提问:
(1)根很多、很长,对植物“喝水”可能有什么好处?
(2)根毛壁薄,对植物“喝水”可能有什么好处?
6.从根的特点上看,根具备“喝水”条件,但根长在土壤里,我们看不见,根到底能不能喝水呢?
【设计意图:现行的科学教学与传统的教学区别就在于科学探究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提问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时间是学生展开科学观察的保证,没有充足的时间,观察就会流于形式。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的体验,使其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本节课观察植物的根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讲第一次接触,还存在着一定的陌生感,课堂观察活动,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通过帮助孩子克服自身的障碍,进而使每一个孩子都能正常的开展观察活动。在观察中获得知识,同时也真切的认识到如何在不伤害植物的前提下,观察和了解植物。】
三、设计实验证明根能“喝水”
1.怎样设计实验才能证明根能喝水呢?
2.学生讨论和提出种种初步方案。
3.交流和指导:
“你为什么这样设计?”
“哪一种方法既科学又简单?”
“选择什么样的植物做实验?”
“选择什么样的容器装水便于观察?”
“怎样知道试管内的水有没有减少?”
“怎样才能防止水不从其他地方散发(蒸发)跑掉?”
“能不能想个办法让我们能看见水是否进入植物体内?”
4.各小组领取实验材料,并制作实验装置。
5.预测一下:试管里的水将会怎样变化?可能会看到哪些现象?
【设计意图: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而实验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些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恰恰是探究式学习必不可少的,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科学的发现始于疑问,而发现问题,正是创新的开端。因此,本环节构建创设情境,适时提问。例如“你为什么这样设计?”“哪一种方法既科学又简单?”“选择什么样的植物做实验?”等,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扶持创新意识。】
四、课外探究
因为短时间内现象不明显,所以请大家把装置放在教室窗台上(要安全、向阳),定时观察,并认真做观察记录,下节课继续研究。
今天,我们学习了“植物怎样喝水”(课件显示结论)知道了植物是靠根来吸收水分的,并且通过植物体内的导管来输送水分的。
(课件显示封面)学到这里,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
【设计意图:由于小学生认知的特点和科学探究活动的特殊性,决定科学课老师不把下课铃声作为科学探究活动的终点。课堂外才是科学探究的广域天地,科学探究没有终点。“学到这里你还有什么疑问?”这一句话放在课末并非多此一举,学生可能说许多问题,“今天学习的是第一部分”你们提的问题,我们将继续关注。一堂课上完了,学生产生新的困惑问题,带着问题走向社会,这正是我们自然学家所期盼的。】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植物怎样“喝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