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本文由用户“clover2681”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5 23:50:07 举报文档

以下为《教学设计方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XXXXX 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姓名

苏某某

工作单位

*_**学



年级学科

数学

教材版本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一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地位及作用:函数及其图像在高中数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如何突破这个既重要又抽象的内容,其实质就是将抽象的符号语言与直观的图像语言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具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我们知道:函数的表示法有3种:列表、图像、解析法,以往函数的学习大多只关注图像的作用,这其实只借助了图像的直观性。只是从一个角度看函数是片面的。本节课,力图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研究函数,对函数进行一个全方位的研究,并通过对比总结得到研究的方法,让学生去体会这种的研究方法,以便迁移到其他函数的研究中去。

2.教学设计思路. ①在课堂活动中通过同伴合作,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②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生生对话,师生对话,且在对话之后重视体会、总结、反思、力图在培养和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同时让学生掌握学习研究数学的方法;③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目标 :

1、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和一般形式;

2、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特殊一般特殊”的认知过程,经历并逐渐渗透分类讨论、归纳推理等思维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 情感、价值观目标 :

让学生感受数学问题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指数函数是一个重要的函数,其表达形式和以往学的函数有所不同,学生认识它有一定的抽象性,对高一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而且这也是学生第一次对函数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



四、教学过程



课题引入、问题情境,引出概念、分析归纳,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形成概念:

情景1:让1号学生准备2粒米,2号学生准备4粒,3号准备6粒,4号准备8粒XXXXXXXXXX请问51号同学准备多少粒米?

情景2:同上,让1号准备2粒米,2号准备4粒,3号准备8粒,4号准备16粒XXXXXXXXXX请问51号同学准备多少粒米?(2约为1.2亿吨米)

问题1:在以上两个问题中,每位学生所准备的米数用y表示,每位同学的编号用x表示,y与x的关系如何表示呢?这两个函数你熟悉吗?会命名吗?。

学生积极抢答两个情景问题,统一两个问题的函数解析式: 



1.设疑激趣,通过与一次函数的对比发现一新的函数模型,并感受新函数指数函数的爆炸增长。

2.在列式时注意自变量的范围,强调对函数定义域的要求;

3.引导学生把握特点,试试自己命名,激发探究欲望



(二)引出概念,探究条件:

定义:

一般地 , 函数 = (且) 叫做指数函数 , 其中  是自变量 , 定义域为 R

问题2:讨论底数a的限定原因

(1)若=0

当>0时, = 0

当<0时 ,  无意义

(2)若<0

如:对无意义

(3)若=1

是一个常数 , 无讨论的必要

练习1:试判断下列函数哪些是指数函数

(1) (2)

(3) (4) 

练习2:已知是指数函数,则a=

请一位同学回答,其他学生加以补充完善

学生活动1:小组合作,利用描点法画图,画完交流结果

学生活动2:提出对底数分类的猜想后观察几何画板演示,验证猜想

展示学生的过程,加以明确的步骤,就构成了解这个方程组的一个算法.



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并迁移到新知识的探究上

1、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2、利用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给予学生直观认识

1、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数学归纳方法;



(三)发现问题,探究性质:

问题3:研究函数要研究哪些方面?可以通过怎样的方法来研究?怎样研究指数函数

问题4:四小组成员分别作出下列图像

(1) (2)

(3) (4)

教师活动:

1、巡视指导,引导发现

教师活动

2、利用几何画板演示底数a不断变化时对应的函数图像

问题5:

观察图形探究性质,填写下表:

>1

 0<<1



图像











请一位同学回答,其他学生加以补充完善

学生活动1:小组合作,利用描点法画图,画完交流结果

学生活动2:提出对底数分类的猜想后观察几何画板演示,验证猜想



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并迁移到新知识的探究上

1、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2、利用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给予学生直观认识

1、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数学归纳方法;

2、树立数形结合思想,学会“看图说话”

(可加附页)



二、图像和性质

练习2:

例题1:



教师不急于给出结论,而是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形成自己对重难点的突破策略,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分析能力



六、教学评价设计



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出发,采用自主探究和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抓住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使得老师的讲解更加栩栩如生。



七、教学板书



(八)板书设计:

课题:指数函数

一、定义二、图像和性质 练习2

例题1:



八、教学反思



通过学生的操作能力、概括能力、交流合作、情绪情感等方面关注学生是否肯于思考、善于思考、坚持思考并不断改进思考的方法和过程。对出现问题的学生,教师指出其可取之处并耐心引导,有利于学生培养克服困难的毅力等良好品质。当学生做的精彩、创新,教师给予充分的鼓励,以增强学生自信心。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教学设计方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