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及反思

本文由用户“spring11ing”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6 00:57:14 举报文档

以下为《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设计及反思



课题名称:氧气



姓名:

黄某某

工作单位:

 小港管理区中心学校



学科年级:

 九年级化学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氧气和人的关系非常密切,是人人都离不开的物质,而本课题正是学习氧气这一摸不着看不见的物质的性质,通过观察氧气以及各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现象,分析实验结论,得出氧气的基本性质,同时也初步使学生接触实验操作,为下一课题氧气的制取奠定基础。通过氧气的性质过渡到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让学生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过渡,降低学生学习上的不适应性,并顺利引导学生进入以后的化学学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研究具体物质的方法,并知道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2)知道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认识硫、碳、铁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文字表达式。(重点)

(3)认识化学反应,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认识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难点)

2.过程与方法

(1)初步了解研究具体物质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3)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五彩缤纷的化学变化,体验从化学中学到的知识知道化学反应的重要用途,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氧气是一种对人体非常重要的物质,由于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只知道其重要性,但并不十分清楚其具体特征,因为在小学自然中对于空气和氧气虽有介绍,但是相对简单。又由于氧气太过于抽象,学生虽有一定的感性认知,但是缺乏相应的理性认知,而且对于笼统的东西缺乏学习兴趣,通过实验不仅可以直观观察,也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其好奇心。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将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入装有某种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燃烧得更旺。提问:大家知道瓶内盛放的是什么气体呢?

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积极回答所提问题。

通过具体操作激发学生好奇心,并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演示一瓶制好的氧气。并提出以下问题,进行分组讨论。

(1)请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物理性质。

(2)想一想:氧气有味吗?

(3)氧气溶于水吗?鱼在水中靠什么呼吸?它呼吸的氧气来自于哪里?由此可推知氧气的溶解性如何?



学生通过观察及生活常识积极进行讨论,解决所提问题。

继续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并培养学生一定的发现力,同时介绍氧气的物理性质。





演示实验2-2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木条是否能够复燃。



学生积极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

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引出结论氧气能够支持燃烧。



演示实验2-3在燃烧匙里放少量硫,加热,直到发生燃烧,观察硫在空气里燃烧时发生的现象。然后把盛有燃着的硫燃烧匙伸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再观察硫在氧气里燃烧时发生的现象。比较硫在空气里和在氧气里燃烧有什么不同。

学生兴趣浓厚,并积极观察现象,说出实验现象,并能通过两种实验现象的不同,积极进行思考。

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及对比分析能力。



演示实验2-4把两根光亮的细铁丝分别盘成螺旋状。取一根在酒精灯上烧至红热,观察现象;另取一根,在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带火柴快燃尽时,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学生看到火星四射现象非常兴奋,积极总结实验结论,得出四条实验现象,并总结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通过明显实验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趁热引导总结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选取学生代表进行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并分别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动手积极性高,并踊跃举手想参与实验。

通过让学生自己参与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为下一课题氧气的制取奠定实验基础,并激发操作实验的兴趣。



通过对四次实验的现象总结,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45。提问:上列反应的共同特点有哪些?

学生仔细阅读教材内容,并积极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自我总结的能力。



讨论什么是化合反应,什么是氧化反应,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间的共同点及区别点。

学生热烈讨论,并踊跃发言。

培养学生自我表达,勇于展现自我观点并能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



五、教学策略选择



通过实验演示的方法进行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直观认识,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也能抓住学生积极性,保证课堂的参与率。而通过自我观察、分组讨论、师生互动、学生动手操作等措施,让学生在学习到氧气的性质及化学反应特征等知识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观察、自主学习、相互交流、归纳总结等方面的能力。



六、教学评价设计



本节课的实验较多,要做好正确的实验示范,并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因为本节课实验较多,学生积极性高,参与感强,但不能保证良好的课堂纪律,维持纪律方面,进行有序课堂上还应该改进。

在学生参与感强的同时,还要做到密切关注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在进行实验教学的同时,既要保障实验的成功进行,也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进行高效率的教学。

学生容易沉迷于实验中,而忽略掉知识点的理解及记忆。



七、教学课件







八、板书设计



 课题2 氧气

氧气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

氧气的化学性质:

(1)硫和氧气:

硫+氧气/二氧化硫(实验现象:1、剧烈燃烧 2、放出热量 3、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4、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碳和氧气

碳+氧气/二氧化碳(实验现象:1、剧烈燃烧 2、放出热量 3、发出白光 4、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铁和氧气: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实验现象:1、剧烈燃烧 2、放出热量 3、火星四射 4、生成黑色固体)

化学反应

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

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联系与区别

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



反应分类的依据

从外部形成来划分一般为A+B+XXXXXXXXXX=E

从是否有氧参加来划分,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共同处

都属于化学反应



相互联系

有氧气参加的化学反应同时也是氧化反应







九、教学反思



总体来说,本节课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学习兴趣高,课堂氛围好,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好的参与到课堂中来,但同时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本节课的实验较多,要做好正确的实验示范,并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因为本节课实验较多,学生积极性高,参与感强,但不能保证良好的课堂纪律,维持纪律方面,进行有序课堂上还应该改进。

在学生参与感强的同时,还要做到密切关注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在进行实验教学的同时,既要保障实验的成功进行,也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进行高效率的教学。

学生容易沉迷于实验中,而忽略掉知识点的理解及记忆。

在以后进行实验教学课时,应吸取教训,积极解决不足,并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出相应措施,在提高学生各方面发展的同时,也加强自身能力。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