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小学语文】
《人物描写一组——“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 孙某某
电话:***
邮箱:***3@qq.com
地址:*_**路103号?
邮编:710077
《人物描写一组——“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2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王熙凤鲜活的人物形象。
2.学习如何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彰显人物性格。了解正面描写和侧面描
写相结合的表达方法。
3.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感受王熙凤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多种表达方法,并在阅读与习作中运用。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1.同学们,我们国家有许多古典名著,作家们用他们的生花妙笔为我们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你们能根据老师的描述,猜出他们的名字以及出处吗?
(PPT:猜谜)出示谜语,学生猜谜。
手持金某某,捉妖降魔,七十二变。——《西游记》孙悟空
神机妙算,足智多谋,手持鹅毛扇。——《三国演义》诸葛亮
武艺超群,酒量过人,赤手空拳打老虎。——《水浒传》武松
泪光点点,多愁善感,病如西子胜三分。——《红楼梦》林黛玉
2.这位多愁善感的林某某(板书:林黛玉)初到贾某某就遇上一位厉害的主儿——“凤辣子”,她们之间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让我们先来齐某某课题——
(1)课题有什么奇特之处?引号有什么作用?(表特定称谓;表人物的外号)“凤辣子”的真实姓名是——(板书:王熙凤)
(2)你们一定认真预习课文了,从哪里知道的?(PPT:课前导语)
(3)细心的同学一定注意到了课文前面有一个学习提示,这点很重要,它能帮我们更好地学习课文。默读提示,看看你从中获取了哪些信息?(生默读)(师点评:你知道了出处;你知道了作者;你知道了故事的主要内容XXXXXXXXXX)
【设计意图:附有学习提示的文章,教师应有意识地教会学生使用提示,从
提示中提炼出文章的学习方法和要领,使学生在学习中更有针对性,更有效。】
(4)孩子们,《红楼梦》中出现的人物据统计共有975人,人物关系错综复杂,本文只是节选其中的第三回,本文中的人物除了课题中的两位,还有一个重要人物,她就是——(板书:贾某某)
A.背景介绍:贾某某在这个封建大家族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随着年岁已高,她把家政交给二儿媳妇王夫人和孙媳妇王熙凤主持。王熙凤精明强干,深得贾某某的信任,成为了贾某某中真正的大管家,掌管着贾某某上下几百口人。
B.前不久,林黛玉的母亲因病去世,贾某某一面为自己最疼爱的女儿不在人世而悲痛落泪,一面担心留下来的外孙某某黛玉年纪轻,没人照顾,于是就派人把黛玉接进贾某某。
【设计意图:《红楼梦》一书人物关系复杂,对于学生的准确理解有一定难
度。本文中有些词语直接涉及到小说时代背景和故事情节,若不做铺垫,不利于学生对人物性格的准确把握。需要注意的是不必铺垫过多,因为本课落脚点主要集中在王熙凤初见林黛玉这一幕的外貌、语言、动作,如若过多,反倒将问题复杂化,而更多的人物及背景应放在课后的原著阅读中去思考、探索。】
(5)故事就从这儿开始了,让我们和林黛玉一起进贾某某看一看,共同领略曹雪芹笔下那鲜活的人物形象。自由读课文,用笔画出最能体现王熙凤特点和形象的四字词语。
二.人物外貌
1.交流四字词语。(PPT:放诞无礼、彩绣辉煌、神妃仙子、身量苗条、体格风骚、转悲为喜。)
2.(齐某某词语)读了这些词,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彩绣辉煌、神妃仙子般的王熙凤。她长得——(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她的言行举止是那么——(放诞无礼),她还特别会演戏,脸上的表情马上就能——(转悲为喜),所以贾某某说她是这里有名的——(泼皮破落户),又叫——(“凤辣子”)。
【设计意图:词语的积累应该落在应用上,学生通过在文中寻找、提炼,到
朗读,再到运用,这其实就是实实在在对词语感悟、理解的过程,也将词语学习的方法交给了学生。】
3.王熙凤的外貌描写在《红楼梦》中是最为出彩的,除了刚才这些词语,还有很多精彩的服饰描写,你们找到了吗?(生快速浏览)
A.打扮:
(1)是这处吗?(PPT:“这个人打扮XXXXXXXXXX撒花洋绉裙”)这段话好读不好读?这么多优美的词藻堆砌在一起,读好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没关系,我们把它分解开,一步一步地把它读好。
(第一组PPT:髻、钗、圈、佩、袄、褂、裙)(生齐某某)
这些词语有的是头上戴的,有的是——(衣服上的装饰),还有的是——(衣服)
(第二组PPT: 攒珠髻、挂珠钗、璎珞圈、玫瑰佩、窄裉袄、银鼠褂、洋绉裙)
我们再给它们加一些修饰词。(男生女生交替轮流读)
(第三组PPT:金丝八宝攒珠髻、朝阳五凤挂珠钗、赤金盘螭璎珞圈、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翡翠撒花洋绉裙)
a/我们再加上一些色彩和造型。自己先试着读一读。(指名读、比赛读、齐某某)
b/这些词语都是描写王熙凤外貌打扮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饰物的颜色很——(靓丽XXXXXXXXXX),所用的材料——(名贵XXXXXXXXXX),造型很——(别致XXXXXXXXXX),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她这一身的打扮,那真叫——(珠光宝气、雍容华贵、富贵奢华XXXXXXXXXX)
(第四组PPT:完整的一段)我们把这些词组放入句子中去读,更有趣味。
a/师引读:只见王熙凤她头上戴着——,绾着——,项下戴着——,裙边系着——。
b/这段外貌描写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这样描写很有条理,读起来朗朗上口。
c/从王熙凤这一身夸张的打扮,你看出她是一个怎样的人?(生交流,上黑板写)
【设计意图:这段人物外貌描写乍一看生僻字很多,极容易给学生造成心理
上的干扰。但细细看来,每句话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每一句都是由一个单字,在不断叠加修饰语的情况下,变得内涵丰富、内人寻味,也因此使人物的形象变得更加丰满、立体。所以我们可以运用逐一拆分再分层叠加的方法,一步一步攻克其中的生僻字,使学生了解到人物服饰中的色彩、材质、款式,再通过朗读进一步感受到语言的节奏,感受到条理清晰的描写顺序。在帮助学生突破朗读的心理障碍后,再读起来遍朗朗上口了。】
B.长相:
(1)这么高档的打扮,如果穿在猪八戒身上,就变成什么了?真是想想就可笑!这么奢华的打扮得配一张漂亮的脸蛋,王熙凤长什么样呢?
a/(PPT:王熙凤长相,以对联形式出现)(齐某某)
b/她美吗?确实很美。我国古代对美女的评价大致有这几句话:(PPT: 一双丹凤眼,两弯柳叶眉。身量苗条,粉面含春,丹唇轻启。)
c/拿这二者对比一下,有何不同?王熙凤多了什么?(生交流)(师点评:“丹凤眼”又细又长很有神,可她又偏偏多了“三角眼”。“柳叶眉”细细长长像柳叶一样,白居易曾在《长恨歌》中这样形容过杨贵妃,说她“芙蓉如面柳某某”。像这样的长相你一般在哪里见过?(PPT:白骨精、蛇精的头像)瞧瞧,有这样眉眼的人一般都比较——(生交流)。
d/是的,王熙凤是很美,但美中隐藏着威严、刁钻。(师生配合读)平时我们在写人物长相时,要么是纯粹的美,要么是纯粹的可爱,再不就是纯粹的丑陋,可曹雪芹笔下的王熙凤,仅仅长相就多元、立体、饱满,从她的长相就能折射出人物的内心及性格。(生交流,上黑板写)
【设计意图:这段人物的长相描写很有特点:美丽的外表下隐含着泼辣刁钻
与大管家的威严。细读课文,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发现人物多元化的性格特点,体会名家笔下的人物形象,进而学习这种人物外貌的描写方法。】
三.人物语言、动作
1.刚才我们已经拿着“外貌”这把钥匙打开了理解王熙凤的第一扇门了,在《红楼梦》中,它还被称为“语言学家”。下面我们就来见识一下她说话的艺术,请同学们再次快速默读课文,用直线画出王熙凤的语言,在旁边作出批注,你仿佛看见了一个怎样的王熙凤?(生读文,师巡视)
A.语言:
(1)王熙凤刚一出场就是那样不同寻常:(PPT:“一语未了XXXXXXXXXX迎接远客。”)谁找到了?
a/“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她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交流,上黑板写)
b/在这样一个家规森严的封建家庭,王熙凤竟能说说笑笑地进场,足见他放诞无礼,性格真是够“辣”。
c/谁能读出这种放诞无礼的味道?(指名读)来迟了还能这么张扬无礼!如果能在开头加上一串笑声,效果一定会更好!(PPT:观看电视剧《红楼梦》这一段视频)(指名读)放肆的笑,放肆的语言,谢谢你把“凤辣子”活生生地带到我们的眼前!
【设计意图:此处学生的朗读应该是个高潮,借助影视作品,可让学生更为
直观的感受到人物的形象与性格特点。通过观察,加上自己的思考,朗读得活灵活现就变得容易许多。】
(2)像这样精彩的语言,你还找到了哪处?
a/(PPT:“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XXXXXXXXXX便用帕拭泪。”)(生自由放生朗读)王熙凤说这番话的目的是什么?她是怎么夸的?谁来夸夸看?(指名读)要想把这段话读好,有两个字得重读?(生:“真”、“才”)有什么作用?
b/她仅仅在夸黛玉吗?还在夸谁?(PPT:人物关系图)师介绍关系:贾某某生有两个儿子贾某某、贾某某,他们生下了元春、迎春、惜春、探春四个女儿,这四个姑娘就是贾某某的嫡亲孙某某,能够继承家族事业和财产。贾某某还生了一个女儿叫贾敏,嫁到江苏,她就是林黛玉的母亲,林黛玉姓林,是贾某某的外孙某某,无权继承家产。
【设计意图:此处“嫡亲的孙女”和“外孙女”的相关背景补充,可及时的
帮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中人物语言的言外之意,深刻地体会到人物语言的别有用心,从而加深对主人公性格特点的准确把握。】
c/王熙凤为什么要这么说话呢?她真正的目的是什么?看来她还是一个心理学家、人际关系专家!她深知该如何掌握人家关系的平衡,真是八面玲珑!
d/王熙凤的脸就像六月的天,孩子的脸,忽悲忽喜,刚才还谈笑风生,一下子有用帕拭泪。这是为什么?她是真的伤心吗?此处你有可看出她是怎样的人?(生交流,上黑板写)谁能读出来?(指名读)
(3)还找到了哪处有精彩的语言?(PPT: “这熙凤听了XXXXXXXXXX该打该打。”)(指名读)
a/王熙凤真的忘记了老祖宗吗?
b/是呀,她因老祖宗一会儿喜一会儿悲,在悲喜之间自由地转换着表情,简直是天才演员!这种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一心奉迎,随心转换就叫做——(师板书:见风使舵)谁能读出这种口吻?(指名读)
(4)精彩绝妙的语言还有吗?(PPT:“ 又忙携黛玉之手XXXXXXXXXX也只管告诉我。”)(指名读)
a/这句话也就五十六个字,但却关心到了林黛玉的方方面面。这些事她真的想知道吗?
b/她为什么这么说?
c/怎样读才能表现出她真正的心思?哪个词要重读?(生:“只管XXXXXXXXXX也只管XXXXXXXXXX”)(指名读,师指导朗读)
B.动作:
1.曹雪芹笔下字字珠玑,值得深深推敲。浏览全文,看看她说话前后的提示语,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谁找到了?
2.生交流:携着、挽着、打量、送、笑、用帕拭泪。
3.从这一连串动作中你又看出了一个怎样的王熙凤?(生交流,上黑板写)
四.总结写作
1.至此,曹雪芹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将一个张扬奢侈、美丽威严、阿谀奉承、放诞无礼、见风使舵、逢场作戏的王熙凤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像这样通过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描写方法就叫做正面描写。而我们通过林黛玉的眼、贾某某的口,周围人的反应来了解到王熙凤的特点,这样的描写就叫做侧面描写。(相机板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2.其实《红楼梦》里又岂止王熙凤这一个形象鲜明的人物呢?比如你知道谁?(生举例子)(阅读单:《刘姥姥进大观园》)
(1)请同学们用刚才我们学到的人物描写的方法,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在文中做出标记。(生自读自学,做出标记)
(2)通过这些描写,刘姥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交流)
(3)请你依照刘姥姥的性格特点,接着写一写:刘姥姥见状又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生练笔写一段话,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本课的重难点就在于让学生感受王熙凤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多种表达方法,并在阅读与习作中运用。由本文的学习带领一篇课外文章的阅读,讲写作方法通过圈画、标记、续写的方法得以掌握,水到渠成。】
3.孩子们,《红楼梦》里还有许许多多有趣的故事,有趣的人,等待着同学们去一一探索。
【设计意图:李某某先生曾指出:“名著进入教材,它的任务绝对不是简单的学字、学句。改编后的课文要吸引学生的兴趣,它是一个诱饵,是一个引子,或者说是一个缝隙,要让学生通过这条缝隙,看到一个‘光亮’的世界,进而去读原著。”选文的学习就是抛砖引玉,要激发起学生透过一枝出墙的红杏,窥见满园盎然的春意。】
4.布置作业:(二选一)
(1)选一位生活中你熟悉的人物,用今天学到的写人的方法,展现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2)黛玉听母亲说过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进贾某某时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进了贾某某,这一天下来有何感想,请你代替林黛玉用日记的形式写下来。
板书设计: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外貌 张扬奢侈
美丽威严
王熙凤 语言 阿谀奉承 林黛玉、贾某某
(正面描写) 放诞无礼 (侧面描写)
动作 见风使舵
逢场作戏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的板块在高段也应该扎扎实实地落在实处。板书中人物性格特点的词语由学生交流体会后写在黑板上的,在书写过程中教师及时纠正,指导规范书写。】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