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与反思

本文由用户“陈大懒丫”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9 01:06:32 举报文档

以下为《《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与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及反思



课题名称:金色的草地



姓名:

夏曾某某

工作单位:

***



学科年级:

三年级语文

教材版本:

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金色的草地》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生活在俄罗斯乡下的两个小朋友的故事。课文语言平实,内容也比较简单,本文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体验大自然带给人们的欢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本单元的教学要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学会记录自己的观察所得。



二、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本课生字,根据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进入小学中段的学习,开始需要培养思维能力、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在预习中学生做到了查字典解决不认识的生字,把课文读一读,标出自然段序号等。在教学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理解课文内容时采用补充填空的形式,既给予学生思维的发散机会,又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观察过周围的事物吗?请你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

2.同学们说得真好,生活就是需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今天我们来看一篇关于观察的课文,看看有趣的蒲公英,走进那金色的草地。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两遍。(板书课题)

1.口头回答。

2.齐读课题两遍。

简洁的导入能更快地进入主题。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说一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本单元进行观察细作做铺垫。



1.(ppt出示自读要求)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的过程中标出自然段序号,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好读的地方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ppt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课前我们已经作了预习,请同学们前后桌之间读一读这些生字。

3.大家都认识这些生字吗?老师来检查一下预习情况。

4.老师想找个同学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

5.(去掉生字拼音)去掉拼音,你还认识它们吗?请你读一读。

6.看来同学们都已经会读了,咱们来开火车读一读吧!

7.老师发现有几位女同学读得特别好,咱们来比赛读一读,看看男生和女生谁读得更好。

8.生字可孤独了,咱们来给他找个小伙伴吧。

9.老师还想带你们去看看词语朋友,我们来认识认识它们。

10.把词语放进句子中,你们还能读正确吗?谁来试一试

1.根据要求自由朗读课文。

2.生带拼音前后桌读生字,检查、纠正字音。

3.指名生读。

4.小老师领读。

5.打乱顺序指名读。

6.开火车读生字。

7.男女生赛读生字。

8.指名随机组词。

9.指名读词语。

10.打乱顺序读词语。

11.指名读带有生字词的语句。学生自由读,老师可辅导基础稍差的孩子。

多种形式练读可加强学生的识记,巩固预习所得。

多种形式练读可加强学生的识记,巩固预习所得。



1.(ppt出示学习指南)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ppt出示填空)同学们想好了吗?根据填空来说一说。

3.请你来说。

4.大家同意他的看法吗?请同学们一起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1.自由读课文,思考并作答。

2.以填空的形式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指名生说课文大意。

4.一起说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考虑到学生认知水平有限,采用补充填空的方式概括主要内容会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1.金色的草地这么美,给我们留下了快乐的童年。快读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你最想说什么。

2.表演“我”和弟弟玩蒲公英的场景。你应该抓住那些重点词句表演?

3.要把剧本看清楚,每个字、每个词都不要放过。

4.门前长满了蒲公英,想想看,如果是你,你会注意到这些普通的花儿吗?

5.那你觉得“那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中的“引人注目”是什么意思,能不能试着用“引人注目”说个句子。

1.读课文并想象画面,说说自己想到的画面。

2.一本正经、假装、使劲。

3.学生表演,互相评价。

4.不会。

5.用“引人注目”造句。

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理解词语,通过表演的形式更能够点燃学生的热情,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1.金色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课文,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一读你喜欢的段落。

2.(第4自然段)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蒲公英会“睡觉、起床”,这里用了什么写作方法?

3.(第2自然段)兄弟俩在草地上玩得可开心了,除了吹蒲公英的绒毛,他们还有可能会玩什么游戏?

4.草地上的游戏真有趣啊,请你来读出它的有趣,读出兄弟俩的开心。

5.(第3自然段)你读完之后,老师有些困惑,草地为什么在早上,中午,晚上的颜色不一样呢?它是怎样变化的,请你读一读第3自然段,完成这个表格。

6.蒲公英可真有趣,请同学们拿出小手,老师读,你们做手势,让我们把教室变成开满蒲公英的金色草地吧!

1.指名生读喜欢的段落。

2.拟人。再指名读一读这一段。

3.跳绳、踢毽子、捉迷藏......

4.指名生读第2自然段。

5.读第3自然段,完成表格,了解草地颜色变化及变化原因。

6.跟随朗读做手势。

在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突破本课重点:知道草地颜色的变化



1.课文已经学完了,下面我们来写一写文中可能会出错的几个生字。请同学们书空。

2.请同学们把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描红、书写。

3.教师巡视,表扬个别学生好的写字习惯,指出不好的行为习惯。

4.老师还发现“耍”和“要”;“钓”和“钩”很难分清,那位同学能出出主意,让老师认识这几个字。

1.跟老师书空,边写边说笔顺。

2.描红、书写。

3.生说一说“耍”和“要”;“钓”和“钩”的记忆方法。

在识字基础上加深对字的整体认识,强化汉字音形意的结合。



五、教学策略选择



在精读课文的教学学过程中,以读促悟,悟后再读,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六、教学评价设计





激励性评级机制



七、教学课件





附件上传



八、板书设计



16金色的草地

早上 蒲公英的花合拢 草地是绿色

中午 蒲公英的花张开 草地是金色

傍晚 蒲公英的花合拢 草地是绿色



九、教学反思



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也体会了大自然的神奇。在这堂课的教学中,充分体现了民主、和谐的合作学习氛围,学生自主探究,强化了自主意识,发挥了主体作用。在理解词语的环节,演之前要让学生将课文读熟,然后揣摩兄弟俩的心理、神态,并据此设计相关的动作、语言。再教此课,我会在朗读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朗读中,以读代讲,体会草地的神奇、哥俩的快乐,大自然的奥秘。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与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