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践改进应用课例

本文由用户“nick_ch”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8 23:23:52 举报文档

以下为《教学实践改进应用课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掌声》



姓名:

陈某某

工作单位:

枣阳市第三实验 小学



学科年级:

三年级语文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这篇课文写的是残疾女孩英子内心很自卑,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学们给了她鼓励的掌声。掌声从此改变了英子的生活态度,她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课文通过英子的变化表现了同学之间的鼓励和关爱。



二、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掌声、文静、愿意、姿势、轮流、情况、慢吞吞、注视、热烈、持久、平息、情绪、讲述、普通话、动听、鼓励”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本班学生识字、认字能力较好,朗读课文比较有感情。

2.学生在讨论问题不够大胆,少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去讨论和不敢说出自己的见解,需要老师以课件展示帮忙理解。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课前让学生观察身边残疾人的生活都有哪些不便,周围的人是怎么帮助他们的。搜集反映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相关资料。

2.课件展示生字。课文的词句理解结合具体的余靖进行,不要直接给出解释。

3.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现的情绪起伏。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1.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精彩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老师第一次和你们见面,你们欢迎老师吗?那你们用什么来表示呢?掌声这么热烈,真热情。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掌声不但能传递出欢迎、鼓励、更能传递出欣赏、赞扬和爱。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掌声”这篇课文, 下面同学们伸出手指跟老师写一写,我们鼓掌要用手,手字要写得舒展,声的上边是个(士)。来, 大家把课题读一读。

1.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2.掌握了“掌”与鼓掌的关系。

精彩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检查预习

1、同学们,刚才你们的掌声给了老师自信,现在老师不紧张了。那么课文的掌声给我们带来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2、同学们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一读。再读之前先看好读书要求哦!

出示读书要求:(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如:同桌一起读,自己读,小组读)(2)在课文中圈出带有生字的词语。(3)跟同桌互相认读生字。

3、同学们对课文的生字、新词到底读得怎样呢?下面老师来检查

(依次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4、齐某某生字(整版出示)

这些生字你都会读了吗?(会了)那就用你们洪亮的声音告诉老师。

5、这篇课文的生字词我们会读了,但还有一些字要求我们会写。

(1)出示“愿”字。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写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指名说。(3)指名两个学生上台写,其他同学在生字本上写。

学生识字、写字认真,积极回答,敢于展示

课件展示生字,学生更能直观的识字。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掌声前的英子,走进她的内心。

1、生字、新词我们都会读、会写了。现在老师把难度再加大,你们敢挑站吗?出示句子“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师:谁来挑战,你读得真不错。(指名读、然后齐某某)

(1)“小儿麻痹症”是怎样的一种病呢?出示图片

师:如果你得了这种病,你会怎样。(学生自由回答)

(2)句子中的“她”指的是谁?

(3)英子得了这种病,她是怎样的,让我们走进她的内心。

3、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以前的英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是怎么知道的?读的时候老师有个要求。出示课件:

①划出有关句子,在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

②四人一小组互相讨论。

师:哪一组先来说,你来。

4、随学生回答出示句子: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他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1)请你跟你的小组读这句话。

(2)当英子默默地坐在教室一角的时候,同学们在干什么?(出示图片)

当同学们( )的时候,英子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指名说)

此时英子心里想什么?

5、她是一天两天这样吗?一月两月吗?(总是)



学生理解了“小儿麻痹症”是怎样的一种病。初步体会到英子以前是个自卑、忧郁的女孩。



课件出示患有小儿麻痹症患者的图片,学生理解了这种病的症状。

经过讨论,让学生

体会到英子的自卑。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感受掌声后英子的变化。

1、过渡:英子一直这样自卑、孤独吗?请同学们读第四自然段。

2、出示第四自然段:(齐某某)

(1)这时,你从哪些地方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英子?(指名回答)

师板书:自信 开朗 快乐

师:对,这是一个自信、开朗、快乐的英子。让我们带着这种快乐、自信读读这段话。(配乐朗读)

(2)师引读

师:对,英子变了,真的变了。

她不再(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她不再(上课前,早早地就来到教室)

她不再(下课后,最后一个离开)

3、英子变化那么大,是什么改变了她。(掌声)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几年以后,英子给我的来信。

五、课堂小结

掌声如此神奇,它不仅能传递鼓励、赞扬,还能传递爱(板画一颗心),掌声使英子从自卑、忧郁的孩子变成一个自信、开朗的孩子

学生初步体会到掌声后英子的变化。

让学生感受到英子的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子。



七、教学评价设计



1.自主学习20分:课前按预习要求学习20分,不按要求的15分,不预习的扣20分

2课堂讨论30分:每个问题积极参与讨论的30分,参与度不高15分,不参与扣30分

3课堂展示30分:敢于展示,发言大声30分,达不到要求相应扣分。

4课堂检测20分:认真完成20分,达不到要求相应扣分。



八、板书设计



? 掌声

自卑 孤独 自信 快乐



九、实践反思

本节课,通过学生自主预习、课堂讨论、课堂展示、课件展示。学生在学习生字、理解词义和理解课文内容方面完成的比较好。我觉得这节课的亮点有:

(一)圆满地完成了识字。

本课要认的10个字,通过课件展示看拼音认读、同桌互读正音读词语、在句子中复现、换语境复现等多种形式很好地完成了识字教学。本课要写的13个生字,通过读字、组词、说话、练某某、展评和恰当的评价等多种形式也很好地完成了识字教学。

(二)释词读句,巧妙导入。 ???? 1.出示句子:“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读完以后问:你了解小儿麻痹症吗? ???? 2.老师出示课件介绍小儿麻痹症:小儿麻痹症又叫脊髓灰质炎。这种病多发生在婴幼儿身上,得了这种病,往往会留下终身残疾,腿脚萎缩,走路一瘸一拐的。英子就是其中不幸的一个孩子。

(三)重视了朗读,能够很好地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书声朗朗"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特征。,在教学本课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以读代讲,角色转换"的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多次读书,教师的示范读等多种读书活动,促使学生思维和情感体验,让学生悄然走进文本,自已寻找感受英子不同的内心世界。通过不同的语气朗读,学生能更好地把握英子的不同性格,并在朗读当中表现出对英子的同情和对英子转变后开心的心情。真正做到在读中感知,在读中体味,在课堂上,很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这次成功的教学实践也是告诉我们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让学生读出自已真实的感受,才能实现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技巧。

(四)全文通过对比,体会英子的内心情感

因为全文以掌声前后英子的转变为线索,所以我们设计了英子性格的对比、眼圈红红时的眼泪和第一次掌声后的眼泪对比、立刻低下头和深深地鞠了一躬动作的对比、一摇一晃地走上讲台和一摇一晃地走下讲台的对比、第一次掌声和第二次掌声的对比等多处对比,使全文脉络清晰,突出了教学的重难点。

  我觉得这节课个别环节的精细化处理还有待加强。我为了照顾全体学生,使后面教学时间紧张。有待于加强整体设计的科学性。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教学实践改进应用课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