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及反思】
作业题目:
完成并提交一篇“教学设计及反思”作业。
作业要求:
1.教学设计及反思请参照模版要求填写;
2.作品必须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成绩将视为不合格;
3. 字数在400以上。
附件:教学设计及反思模版(撰写时蓝色文字可以删去)
教学设计及反思
课题名称:分数的初步认识
姓名:
蔡某某
工作单位:
***
学科年级:
三年级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材将分数的知识分段教学,本课时教学内容是“认识几分之一”,它是认识几分之几的基础,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继续学习分数和小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具体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明晰(学生懂)、具体、可操作、可以依据练习测试题)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写几分之一,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主动学习的精神,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三年级学生认知水平还处在发展的初期,思维发展水平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注意力不稳定,受兴趣的影响很大,为使所学知识能较好地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本课时内容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等方式,通过分、涂、折、说等手段帮助学生主动获得知识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情境图,同学们在郊游时带来了好多好吃的食物与同伴们分享,老师也带来了几种食物想请同学们帮忙分给大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新课,认识数学王国里的一个新朋友——分数。
1、课件出示4个苹果,问: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
2、课件出示2瓶矿泉水,问: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
3、课件出示1块月饼,问:1块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应该怎样分呢?
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出发,在学生掌握平均分的基础上,创设一个新的问题情境,从而引出本节课学习主题:分数,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二)、自主探究,认识分数
1.认识1/2
2.认识几分之一
(1)认识1/4
(2)认识1/3和1/5。
(3) 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像1/2、1/3、1/4、1/5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
3.归纳小结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1)多媒体演示:平均分月饼,让学生观察分的过程。老师把这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1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整个月饼的二分之一,用分数1/2表示,
其中2表示平均分成2份,1比表示其中的1份。
(2)指导读写1/2。
师:先写短短的一条横线表示平均分,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那么就在这条横线下面写上2,这其中的1份就在横线上面写1;读作:二分之一;
(3)加深对1/2的认识。
a. 课堂小练习,判断图片中上色部分能不能用1/2表示,为什么?
b. 折一折,涂一涂。师:请同学们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它的1/2,并涂上颜色。
(1)认识1/4
a. 如果把一块月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电脑演示或实物演示),每块月饼是整个月饼的几分之一?用分数怎么表示呢?学生尝试读写1/4。(指名学生上台板书1/4,全班读一读)
b. 折一折,涂一涂
拿出正方形的纸折一折,平均分成4份,将其中的1份涂上颜色就表示这张纸的1/4。
操作后集体交流,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2)认识1/3和1/5。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三分之一,写作:1/3。
把一张长方形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五分之一,写作:1/5。
(3) 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像1/2、1/3、1/4、1/5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设计意图:以上整个教学环节中,通过幻灯片演示及学生动手折、涂、说的过程,让学生感悟分数的产生,引导学生明确分数的意义,加深对分数的认识,学会读写简单的分数。在自主探索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主动学习的精神,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1) 课堂小练习
(2) 完成练习二十第1、2题。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增强学生读写分数的能力,加深对几分之一的理解,对所学知识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学到了什么数学知识?及对分数是怎样理解的?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学习过程,让学生加深学习印象,明确本节课的知识点。
五、教学策略选择(针对学习流程的设计的各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而三年级学生正处在这一过程的第二阶段,映象性认知过程阶段,对数学概念的认识具有较强的具体性,概念形成主要依赖对感性材料的概括。而初学分数,由于分数这一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初学分数会感到困难。针对这些情况,本课时内容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学、直观演示、引导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取知识,达到最终学习目的。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七、教学课件(本节课的教学课件)
八、板书设计(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认识几分之一
一半用1/2表示,读作:二分之一
像1/2、1/3、1/4、1/5 这样的数是分数
/
九、教学反思
在整个课堂预设时,想的比较完美,事实上在真正上这堂课的时候有很多缺憾,很多教学环节还有待改善,在练习设计中虽然有层次性,但还缺少趣味性和创造性,应该多动点脑筋;在语言表达上还需要更精炼,重点词语要强调。
总之,通过这节课的交流,我发现自己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对于数学课还需要更多的精心设计和打磨,希望各位老师领导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