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教学实践改进应用课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春》第一课时
姓名:
刘某某
工作单位:
若尔盖县县中
学科年级:
一年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课程标准要求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二、教材编写意图分析
1、本套教材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 一条线是:按照“内容主题”组织单元,但又不像以前教材那样给与明确的单元主题命名;另一条线是:将“语文素养”的基本“因素”分成若干个“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布到各单元的课文导引和习题设计之中。
2、第一单元 四季美景 学习朗读,品味精彩语句,体会汉语之美。
3、单元阅读:没单元4课,分教读和自读两种课型,并于名著导读和课文古诗词诵读一起,形成“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框架。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应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生理上,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
四、教学目标(包括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1.用普通话有感情反复地朗读课文,理解并品味文中美的情景,美的结构,美的语言。
2.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品读精彩句、段。
3.通过听读、朗读、品读等方式,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
4.培养学生形成热爱大自然、珍惜青春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领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抓住特点描述”的能力
3. 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五、教学流程与策略的简要说明
导入: 展示春天图片 (图片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简介作者作品 (让学生来展示他们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教师做补充)
三、检查预习 (民族地区的孩子,基础薄弱,所以必须落实基础知识,字音、字形都要详细的讲)
四、听读课文 (本课以朗读教学为主,多形式的朗读,激发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充分的肯定他们,增长他们的自信心)
1、自读课文,勾画自己不认识的字
2、听课文范读,注意重音和停顿
3、抽选学生起来范读课文,一人一段,其他同学点评。
4、全班齐读课文,感受文章的音韵美。
五、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感受朱自清的散文魅力)
1、你能按照盼春、绘春、赞春的提示把文章分为三个部分吗?
2、请你找出文中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3、作者具体描写了哪几种景物? 本文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找出相应的例句。
4、假如你是一个画家,你能根据本文画出几幅图画,并且给每一幅加上小标题。
作业布置
划出你认为文中最精彩的句子或词语,并体会精彩何处。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图片导入新课
让学生用语言描述看到的图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课教学做情感引发。
简介作者作品
一些学生展示自己找的资料,一些学生做补充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增强其自信心。
听读课文,教师播放课文范读
学生多形式的读课文,点评同学的朗读
通过读,让学生体会本文的音韵美。展示范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整体感知课文 教师给学生分组
把课文分成3个部分,有些学生可能会分布出来,这是小组合作就能解决这个问题,找描写春天的景物,学生应该没有问题。修辞手法的运用及相关的例句,大部分学生应该没问题,个别有问题的,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应该能解决。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小组中思维活跃、学习认真的同学能带动一些学习基础较差的同学,让他们也参与到问题的研讨中来,利于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
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项目
A级
B级
C级
个人评价
同学评价
教师评价
认真
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 参与
讨论态度认真
上课能认真听讲,作业依时完成,有参与讨论
上课无心听讲,经常欠交作业,极少参与讨论
积极
积极举手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与
交流
能举手发言,有参与讨论与交流
很少举手,极少参与讨论与交流
自信
大胆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大胆尝试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有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作出尝试
不敢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不敢尝试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善于与人合作
善于与人合作 善于与人合作,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能与人合作,能接受别人的意见。
缺乏与人合作的精神,难以听进别人的意见
思维的条理性
能有条理表达自己 的意见,解决问题的过程清楚,做事有计划
能表达自己的意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条理性差些
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做事缺乏计划性,条理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我这样评价自己
同伴眼里的我
老师的话
注:1.本评价表针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作评价
2.本评价分为定性评价部分和定量评价部分。
3.定量评价部分总分为100分,最后取值为教师评、同学评和自评分数按比例取均值;
4.定性评价部分分为“我这样评价自己”、“同伴眼里的我”和“老师的话”,都是针对被评者作概括性描述和建议,以帮助被评学生的改进与提高
八XXXXX、板书设计
盼春(1-2)
春草图——草报春
春花图——花某某
春 绘春(3-7) 春风图——风唱春
春雨图——雨润春
迎春图——人迎春
赞春(8-10)像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
九、实践反思
朱自清的《春》是一篇写景的典范之作。我原来在上这一课时,总是跳不出 “教师分析,学生接受”的圈子。通过学习新课程,我决心跳出这圈子,从转变学习方式入手,重新找一条好的路子。经过实践,居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发现、探究,研究问题。这节课我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动性,积极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提问、作答,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这样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课上对课文的朗读还不够充分,朗读课文的形式比较单一,在品读活动中,把整文交给学生去品词、品句、品段的处理过于粗略。还要采取单人读、小组读、男生读、女声读及自由朗读的形式,在读中达到声如耳闻,形如目睹,景如亲临,情同身受的迷人的意境。
在进行问题设计时,一些问题问的还有些碎,怕学生抓不住问题的主干,不能理解所提问题的用意。还有几句话表述不够严密,不易于课堂练习的进行。所以在今后的设计时还要细心。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教学实践改进应用课例》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