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本文由用户“cryboycry”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7 18:59:52 举报文档

以下为《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优化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纪实(文本格式)

基本信息

名称

桂林山水





执教者

杨某某

课时

第一课时





所属教材目录

S版四年级下册第六课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文质优美的散文(游记),写的是作者游览了桂林山水。文章以优美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桂林山水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对桂林山水美丽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点距离,因为小学生缺少这样的生活体验,平时对自然景物不注意观察。加之我们农村学生,阅读范围狭窄,因此感受不够深刻。当同学们读着这篇课文的时候,他们缺少真情实感。不能被桂林山水的自然风光深深地打动。老师在教学时要使学生融入到课文中去,引导孩子们打开联想的翅膀,飞向美丽的桂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层次,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桂林山水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反复诵读,借助课文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山河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





难点

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陶冶学生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



教学策略与 设计说明

《桂林山水》这篇课文作者按先总后分的写法,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用优美的语言展现课文的意境美。教学中要充分体现这一点,因此要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中领悟和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从而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教学中运用课文插图、大海、西湖、泰山的图片,通过对比去感受桂林山水的特点,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通过启发、引导、讲解、激励等方式,让学习的心理得到共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导入新课

1. 激情导入,激发兴趣。

2. 板书课题

1. 交流各自去过的风景名胜区。

2. 齐读课题。

激发兴趣,调度情感体验。



二、

初读感知

1. 引导学生自读课文。

2. 引导学生自主识字。

3. 检查识字情况。

4,理解暇、翡翠、光泽、波澜壮阔、水平如镜等词语的意思。

1. 自由读文。

2. 标出自然段序号,勾画生字、新词。

3. 认读生字。

自主合作学习生字。



三、

品读课文

1. 播放课件,展示桂林山水。

2,读第一自然段。

3,板书桂林山水甲天下。

4,学习第二自然段。

5,播放课件。

6,指导朗读。

学生交流发言,理解甲天下的意思。

学生读文。

交流讨论桂林水的特点。

总结概括。

知识目标:理解 句子。

能力目标: 想象,思考、说话练习。情感解读。

情感目标: 体验心情。



四、

指导朗读升华情感?

1. 同学们,我们学了桂林的水,体会了漓江水的特点,就让我们带着情感去再读一读这一段课文吧!

学生有感情地读文。

情感体验

训练说话



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去感受了美丽的漓江的水。漓江的水美在“静”,漓江的水美在“清”,漓江的水美在“绿”。今天,我们洱源大力进行保护洱海,保护环境的“七大行动”,让我们行动起来,让家乡的山更绿水更清。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漓江水的特点。



板书设计

6 桂林山水

甲天下

水:静、清、绿



?

?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