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及反思

本文由用户“njhvmlkg”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07 16:55:44 举报文档

以下为《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及反思



课题名称:《小蜗牛》



姓名:

 蔡某某

工作单位:

***



学科年级:

小学一年级语文

教材版本:

人教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课题来源:《小蜗牛》选自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本单元以“观察”为主题,以小孩子喜爱常见的动物为课文的主人公,充满童真、童趣,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意识。

学习内容:这是一篇没有拼音辅助的,内容丰富、篇幅短小的童话故事。以可爱的小蜗牛和慈爱的妈妈之间有趣的对话呈现故事情节,帮助学生了解一年四季各有各的美。

知识结构图:

/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对、妈、全、回4个汉字,会认住、孩、玩、吧、发、芽、爬、呀、久、回、全、变12个生字。认识王某某1个偏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过程和方法:

1、借助课文插图、现实生活经验,读懂课文。

2、根据文本内容,展开合理想象,感受四季的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小组朗读、分角色朗读等多形式朗读,欣赏插图,知道一年有四个季节,四季各有各的美。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分角色朗读课文。

2、难点:通过朗读课文、欣赏图画了解蜗牛的特点和生活习性,以及四季变化的不同。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识字方面,经过大半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汉语拼音和较多的汉字,所以不存在太大的认读障碍。内容方面,课文富有童趣,语言浅显,通俗易懂,学生喜欢学习这类课文。本课是没有拼音辅助的课文,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稍微有点难度,但由于教材设置了许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插图,教学时可以借助插图,引导学生认识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应鼓励学生自由朗读,在自悟自得中感受朗读的乐趣,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谜语导入

1、“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打一动物)

(预设学生说:我知道!蜗牛!)

2、出示蜗牛图。你知道“蜗牛”是怎么写的吗?师板书“蜗”,学生书空。一只小虫子(“虫”旁);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口”);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内”)。指名读。

【设计意图】以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随课文识记“蜗”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对汉字进行理解和记忆,适度分散识字的难度。同时了解蜗牛的特点,为下文理解蜗牛爬得久做铺垫。

3、板书课题《小蜗牛》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教师讲故事(出示小树林图片)

【设计意图】讲故事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插图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2、学生自由读故事

  自读提示:注意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教师走到学生中,提醒正确坐姿,随机辅导读音)

3.圈出课文生字。

4.出示第一幅插图,(小树林)

 ①春天来了,看看小树林发生了什么神奇的变化?(预设生会说:春天来了,树叶都发芽了,小树林变绿了。)

 ②春天到啦,小蜗牛从家里跑出来找你们玩啦!蜗牛一家就住在小树林的旁边,瞧!这就是“住”,左边一个单人旁,右边一个主人的主,合起来就是“住”。你家住在哪里呢?(预设生说:A:我家住在南新村;B:我家住在乐某某;C:我家住在一个美丽的地方。)

 ③春天来了,小树发芽了,树林里多美呀!猜猜看,蜗牛妈妈会对小蜗牛说些什么呢?(预设生读:孩子,到小树林里去玩吧,小树发芽了。)认读“发”“芽”,复习草字头。

 ④随文认读生字“孩”、“玩”、“吧”。师:蜗牛妈妈鼓励小蜗牛到小树林里去玩一玩,我们来看看“玩”)这个字。谁会认?你是怎么记住它的?(预设生说:A:我会用加一加的方法,它是王某某加一个“元”;B:“玩是左右结构”;C:可以组词“玩耍”)相机教学王某某。

 ⑤师:“孩”也是左右结构;“吧”是轻声,拟声词。孩子,“子”是轻声,多么亲切,多么温柔呀!如果你是这只小蜗牛,你感觉妈妈会对你怎么样?(预设生说:妈妈会非常温柔的对我说。)请学生带感情的读句子。你读的可真亲切,像极了蜗牛妈妈。师:把字送到句子中,谁再完整地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5.出示“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

 ①学认“爬”、理解“好久”(结合蜗牛特点)记住“久”

 ②师:你从“爬呀,爬呀,爬了好久”体会到什么?(预设生:A:我体会到小蜗牛爬的特别慢;B:我感觉小蜗牛很累;C:我觉得小蜗牛在贪玩,所以爬的很慢。)师:小蜗牛为什么爬了好久才爬回来?(预设生:因为小蜗牛背着壳爬的很慢)好久就是很长的时间,你记住这个字了吗?

 ③请生再次读“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不知不觉夏天到了,它对妈妈说了些什么呀?让我们来猜一猜。

6.出示第二幅图。(草莓)

 ①师:你看到了什么?(预设生:A:我看见了草莓;B:我看见地上有很多草莓)根据图片猜“草莓”,认“草莓”。师:你还看到了什么?(预设生:A:我看见很多叶子;B:叶子是绿色的)师:小蜗牛看到这景色是怎么说的?

 ②请全班读小蜗牛说的话;“妈妈,小树长满了叶子,碧绿碧绿的,地上还长着许多草莓呢。”师:妈妈怎么回答的呢?

 ③出示蜗牛妈妈说的话,指名读:“哦,已经是夏天了!快去摘几颗草莓回来。”

【设计意图】本环节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根据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同时指导朗读,体会小蜗牛的心情,体会故事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识字部分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一年级的学生,学习注意力维持时间较短,识字应采用有趣的形式来吸引孩子。本环节有安排多种形式的识字,如编谜语、加一加、看图猜字、随文识字、联系生活实际等,减轻学生识字的紧张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去;也有结合生活情境理解词语的意思,巩固生字,适当拓展,凸现识字的趣味性、有效性和综合性。

出示语气词句子

A:“孩子,到小树林里去玩吧,小树发芽了。”

 B:“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

C:“地上还长着许多草莓呢。”

 师:同学们,像“哦”这样表达语气的词还有很多,咱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吧!看看你能不能用一个字表达出你的心情?(游戏)课文中的语气词谁会读?(预设生积极举手大声读含有语气词的句子)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主要以无意注意为主,适当的游戏放松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也能在游戏中掌握语气词的读法。

8.多形式朗读课文

和同桌分角色合作朗读读、指名读、师生对读、配乐读

【设计意图】同桌分角色读,互帮互助,提高合作意识。通过多种形式朗读,以读促讲,以读代讲,在朗读中加深理解。

指导写字 “对”

师:这篇课文都是蜗牛妈妈和蜗牛的对话,“对”也是我们这节课要求会写的字,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左边一个又,右边一个寸,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寸,合起来就是“对”。仔细观察,看看你要提醒同学们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呢?(预设生:A:“对”是左右结构,写在竖中线的左右;B:左低右高;C:“又”的最后一笔变成“点”)

师:我们中国的汉字和我们中国人一样很懂得谦让,要注意“又”变成偏旁时,一捺变成点,是为了让出位置给右边的“寸”。生书空、描红、练习,送回到田字格范写)练某某,师生互评。

【设计意图:学习中国汉字,不只是让学生学会汉字的写法,还应该借助汉字的字形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展评,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和交流能力。】

收获总结  

师:今天,我们跟着小蜗牛走过了春天,(板书“春天”)在小树林里看到小树发芽了,我们还一起走过了夏天,(板书“夏天”)看到红红的草莓、碧绿碧绿的叶子,那秋天和冬天是怎样的呢?(板书 ?)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

课堂检测

 1、对照图画,猜猜加点的是什么字?

  蜗牛??? 发芽??? 草莓???玩耍



五、教学策略选择



本文配有四幅季节特点鲜明的插图,目的在在培养学生看图学文、自主识字,独立阅读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童话故事的语言美,我充分借用多媒体教学法,呈现美丽的画面,并以讲故事的形式,帮助学生感知课文。在识字方面,利用随文识字、加一加等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生字新词。在情感方面,逐步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小蜗牛的可爱、蜗牛妈妈的慈爱。



六、教学评价设计



 主 体

评 价 点

评 价 等 级



学

学习目标

正确理解掌握基础知识;学会学习生字的基本方法

A

B

C

D





学习方式

积极主动、愿意合作、探究的态度参与学习













参与程度

学生参与面广











教

教学目标

顺利的达成教学目标













活动组织

各个环节科学合理、过度自然













课堂氛围

课堂气氛活跃











 建议意见









七、教学课件



 见附件



 八、板书设计



小蜗牛

家:小树林旁边

春天:小树发芽

夏天:碧绿碧绿、草莓

秋天:?

冬天:?



九、教学反思



 小蜗牛在小树林和家之间来来去去,经历了春夏秋冬一个完整的四季。在这充满趣味的故事情节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春夏秋冬时刻变化着的小树;看到了小蜗牛不停地爬来爬去的毅力和对小树林的喜爱;看到了蜗牛妈妈每一次对小蜗牛耐心的对话。在教学本篇课文时,因为它浅显易懂,并未做过多的分析,而是以边讲故事边欣赏插图的直观形式贯穿整个教学活动,同时利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逐步理解课文内容。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说一年里大自然还有哪些变化,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