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案
骆雯卿
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天然的优势。如果要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语文教材本身就是由一篇篇生动形象、富含哲理与情感的文章构建成,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认知心理的教育,也渗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其他内容。教师应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内容中的心理因素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心理品质。可以在学习课文时,引导学生把这些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作为榜样。
如学习《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一课时,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父爱子、子爱父的人间亲情,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和奉献。在教授读高尔基的信的这一环节,可设计三次读信。第一次读信,了解内容。信中:高尔基称赞了儿子,并向儿子提出希望,说明“给”永远比“拿”令人愉快的道理。第二次读信,感悟真情。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如果你是高尔基的儿子收到这样的信,高兴吗,为什么?最后第三次读信,阐明道理。儿子顾不上玩,一直在为父亲种花。他不断付出劳动,就是“给”。“给”是给予他人关心、帮助、爱护等。因为付出让他人快乐,又因为他人的快乐而快乐,这是一种高尚的人格。
二、开展活动拓宽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小学教材中,安排了不少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由于学生实际参与实践,在制作、设计、组织、表演、辩论等活动中,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有着丰富的体验,或品尝成功、分享喜悦,或经历挫折、体验失败,学生的心理状态是随着活动的过程和参与程度而呈发展变化的状态。这些语文实践活动具有开放性、愉悦性、自主性和活动性的特征,它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以综合实践活动为突破口拓宽了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老师要善于把握机会,随时随地进行心理教育渗透,这种见缝插针的教育渗透,耗时少,针对性强,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
三、及时捕捉课堂中的心理教育契机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课堂上的教育契机出现有四种情况。一是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的时候。二是学生受到所学的角色影响,情感勃发的时候。三是学生思维萌发的时候。四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产生的时候。教育契机产生往往是偶然的,需要教师自己用心捕捉、及时把握。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语文老师理应责无旁贷地分担这一重任,因而这就更需要我们去探索,去研究。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