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及反思】
作业题目:
完成并提交一篇“教学设计及反思”作业。
作业要求:
1.教学设计及反思请参照模版要求填写;
2.作品必须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成绩将视为不合格;
3. 字数在400以上。
附件:教学设计及反思模版(撰写时蓝色文字可以删去)
教学设计及反思
课题名称:《对韵歌》(第一课时)
姓名:
汪某某
工作单位:
***
学科年级:
一年级语文
教材版本:
部编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对韵歌》这篇文章选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识字课第五篇,是一首优美的韵文,读来饶有趣味。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为大家描绘了一幅山清水秀、柳绿桃红的美丽景象,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对子这种文学形式有初步的了解,初步体味这种文学形式的韵味美,同时通过让学生多次朗读课文可以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具体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明晰(学生懂)、具体、可操作、可以依据练习测试题)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1、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对”、“云”等生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让学生多次朗读课文,提升学生的课文文本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对联的节奏和韵味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一年级的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同时也较多地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这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而不利因素就在于一年级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课堂集中能力也比较弱,因此在本节课中要提供大量学生感兴趣的活动的东西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经常与他们互动交流来集中他们的课堂注意力,从而带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集中于本节课的教学。并在教学中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复习导入
1、复习导入:指名学生背诵上节课学习的《金木水火土》,进行简单复习。
2、老师明确: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对韵歌》。老师板书课题
3、老师泛读标题,要求学生跟读,再让学生齐读两遍标题。
1、学生正确、流利地背诵《金木水火土》
2、学生声音响亮、正确地读标题
复习导入:可以简单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老师泛读一遍课文,然后让学生自由读,并圈出不认识的字。
2、老师提问学生是否有不认识的字,若有则先请一个学生教读在让这名学生读一遍本文要求的全部生字。若没有,就请一名学生先读一遍生字,若有读错老师进行校正,然后由该名学生带领大家一起读两遍。
3、“读一读”:出示课件“读一读”的幻灯片(内容:一颗苹果树结了七个苹果,对应于本课的七个生字),老师点哪个苹果,学生就把哪个苹果上的字读出来。
4、让学生来摘苹果:指名学生上台,想摘哪个苹果就点哪个苹果,并将上面的生字读出来。
5、以开火车的形式再读生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顺利圈出生字;
2、出现学生不会读的生字,在老师或其他同学的帮助下学会该生字;
3/4/5、学生正确读出生字
老师泛读可帮助第一轮学生扫清生字障碍;
让学生自由读并圈出不认识的字,圈生字相当于做标识,提醒学生这个生字不认识,以后读的时候更加注意
让学生教读第二轮帮助学生扫清生字障碍
“摘苹果”和“开火车”读生字法第三轮扫清生字障碍,加深印象
三、再读课文,感悟韵味
1、提问学生谁会读课文,然后点名一位学生读一遍课文,若有读错,进行校音。
2、让点名的学生带领全班读课文,两遍(要求:声音洪亮)。
3、学生齐读课文。(若声音洪亮、整齐,鼓掌自我表扬)
4、分男生组、女生组读课文;
5、师生一起读:老师读“对字前面的字和对字”,学生读“对”字后面的;
6、师生一起读:学生读“对字前面的字和对字”,老师读“对”字后面的。
学生正确、流利、声音洪亮地朗读课文
通过各种形式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悟对联歌的节奏和韵味
四、学习“云”字
1、用课件出示“云”字的幻灯片
2、要求学生齐读“云”字
3、出示“云”的动画,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4、老师在课件上划“云”的结构,边划边某某:横、横、撇折、点,要求学生进行书空
5、老师在黑板上书写“云”,边写边某某笔顺,要求学生书空
6、提问:云字有几笔??(四笔)
7、要求学生在书本上描红,并临写。并找两个同学上黑板写三个“云”字。老师巡视,写的好的点名表扬,不好的纠正(已经提前描红并临写的同学,可以将描红和临写擦掉再写一遍,或者在旁边再写三个)
8、检查并评价黑板上的写字情况。
9、分组给“云”字组词:每个小组组一个词语,且每个小组只有一次机会。组词正确奖励一颗小星星。
10、根据小星星的数量进行评比
1、学生能够正确说出“云”字的笔画数及笔顺
2、学生在描红、临写时可能出现倒笔、字迹歪歪扭扭的情况(因此老师再写的时候要强调笔顺及“横平竖直”)
3、学生在写字的过程中可能坐姿不端正、握笔方式不对(因此老师需要提醒学生“身正、腰直、肩平、足安”,注意正确的握笔姿势)
4、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正确组词
1、让学生“书空”可让学生对所写生字有个初步的认识,虽然此时的书写没有落在纸上,但痕迹印在脑中,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字形记忆,规范书写笔顺,强化运笔印象。
2、通过比赛的形式来组词,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五、学习“虫”字
1、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并编号
2、用课件出示“虫”字,让学生从“读音、笔画数、笔顺、在田字格的分布、组词”这几个方面来自主学习“虫”字
3、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4、老师进行评价,对表现好的小组进行表扬
5、老师进行总体评价,强调易错点
1、学生能正确读出“虫”的读音,正确数出笔画数
2、学生在笔顺和笔画名称上可能会出现分歧(所以老师在总结的时候需要向学生明确笔顺和笔画名称)
让学生自主学习生字,一则可以加深印象;二则调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课堂成为学习的主人;三则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课堂小结
提问学生: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收获什么?
学生们畅所欲言:学会了一首《对韵歌》,会认“云”字和“虫”字,还能给他们组词
通过让学生谈收获的方式,加深学生对于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印象。
作业布置
多读,熟读成诵
把这首《对韵歌》背给爸爸妈妈听
学生能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
感悟对联的节奏和韵味
五、教学策略选择(针对学习流程的设计的各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教法:主要采用朗读法,因为这是一首对韵歌只有多读才能感悟它的节奏和韵味。学习生字的时候会采用圈画法,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先由老师教读然后让他们自己读。
学法:朗读法。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坐姿端正,遵守课堂纪律;
老师提问题积极动脑思考,举手发言姿势标准,回答问题声音响亮
帮助其他同学一起学习
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七、教学课件(本节课的教学课件)
八、板书设计(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
九、教学反思
1.采用学生喜爱的教学形式,充分利用多样灵活的识字载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到汉字表意的丰富,提高了识字效率,扎实有效地完成识字任务。
2.多种形式、扎实有效的读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在一次次读书、一次次交流中落实到具体的语言文字上,使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