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某某课例分析报告

本文由用户“momo_84”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13 06:27:25 举报文档

以下为《丛某某课例分析报告》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附件:课例分析报告参考模板

课例分析报告



个人信息

姓名

丛某某

教龄

18





学校

珲春三中

任教年级学科

九年级



本土课例

课堂分析

我观看的本土精品课例是本校丁某某老师讲的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的第18课《美国的独立》,本课包含三部分:“独立战争的序幕”、“华盛顿与独立战争”、“独立宣言与美国宪法”,重点是独立战争的过程,难点是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在本课中值得我借鉴的经验有:

(1)开放式导入:“美国印象”,学生对自己所了解的美国畅所欲言,氛围宽松、民主,为整节课教学定下基调。

(2)化难为易:独立战争的过程书中的文字介绍简单且枯燥,丁老师自己截取战争的过程视频,形象直观,学生印象深刻,这样还是不够,视频过后,让学生依据视频内容梳理战争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并结合自己课外知识介绍自己所知道的一个历史事件,培养了学生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并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沟通、展示自我的平台,使学生“动”起来了,课堂也“活”起来了。

(3)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这是一个难点,怎么有技巧的进入这个问题,丁老师“老练”的根据学生的生成:“对学时学生的疑难问题”生生互动解决不了,顺势导入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论从史某某”,培养了学生史料实证的素养。

存在的问题:新教材内容含量大,教师的教学风格又是民主宽松式教学,所以注意课堂环节与时间的控制,尤其在教学内容的深度上要注意符合学情。



改进建议

既然本课涉及了一个核心人物——华盛顿,最后也有一个环节是结合华盛顿的主要活动对其进行评价,那么导入也可以从华盛顿这个人物入手。



我的反思

教学风格的塑造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听几节课、看几本书就能形成的,而是需要一个不断反思和打磨的过程的,但是不论哪种教学风格,都应(1)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比如分析或评价同类事件或人物时,要注意让学生结合之前的相似问题进行分析,即“迁移法”,既可以回忆旧知,又可以培养学生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依据学情进行教学,尤其注意学生的课堂生成,以学定教,教学效果和质量事半功倍。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丛某某课例分析报告》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