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 杨 永 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⑵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
⑶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⑷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⑴由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实物性质的讨论入手,让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并学会区分金属和非金属。
⑵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金属制品材料选择的讨论,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并形成以下认识: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⑶通过实验比较黄铜片和紫铜片、焊锡和锡及铅的多种性质,认识加入其他金属可以改良金属特性,以及合金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⑵在了解金属性质的基础上,了解材料选择要考虑的问题:如价格、资源、是否美观、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
【教学重点】
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教师用具:
金属制品、金属制品的图片、铁架台、铁片、酒精灯、焊锡、铅、火柴等。
学生用具:
大小形状相同的铁、铜,干电池,小灯泡,导线,酒精灯,火柴,黄铜,铜,与钛有关的资料和新型合金的资料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情景】展示金属制品的图片。
【提问】图片中的制品主要由什么材料制成?
【讲解】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新课引入】本单元我们就来学习金属和金属材料。
【展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板书】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设问】根据生活经验,你所知道的金属有哪些?你见过哪些金属制品?
我所知道的金属,我所见过的金属制品。
【学生回答、交流】
【小结】金属的种类有很多,而我们最常见的金属有铁、铝和铜。
【展示】铜和铁是人类使用较早的金属,我国劳动人民在商代就制造出精美的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就会冶铁和炼钢。铝的利用要比铜和铁晚得多,那仅仅是100多年前的事情。但由于铝的密度小和具有抗腐蚀等优良性能,现在世界上铝的年产量已超过了铜,位于铁之后,居第二位。
【板书】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过渡】下面,我们就以铜、铁为例,来对金属的物理性质进行探讨。
【活动与探究】学生分组进行
1、观察它们的颜色和光泽。
2、感觉一下同体积不同金属块的质量大小,由此判断它们的密度大小。
3、试试不同金属片是否容易被弯曲、折断,并感觉它们硬度是否相同。
4、用电池和小灯泡等试试他们能否导电,并比较灯泡的亮度是否相同。
5、用手拿着金属片的一端,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烘烤它的另一端(注意:时间不要长,防止烫伤),试试它能不能传热。
【学生实验探究、完成报告、交流讨论;教师巡视】
实验 现象 说明金属具有什么性质 举例说明该性质的用途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实验五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板书】
【实验1的结论】金属都有颜色、有光泽。
【实验2和实验3的结论】不同金属的密度、硬度不同。金属能被弯曲,而且不易折断。
【实验4的结论】金属具有导电性,不同金属的导电能力各不相同。
【实验5的结论】金属具有导热性。
【学习情景】展示细铜丝、薄铜片等。
【介绍】抽成细丝的性质为延性,打轧成薄片的性质为展性。金属的延展性决定了金属一般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
【教师总结并板书】有颜色和光泽,常温下为固态(汞除外);不同金属的密度、硬度不同;金属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且熔点较高。
【讨论】
1、制造飞机和制造机器底座,对所用金属的密度和硬度会有什么要求?
2、电炉丝是用金属钨制成的,你认为它利用了钨的哪些性质?
【过渡】金属不仅具有以上共性还有各自的特性。
【投影】一些金属物理性质的比较。(P3 表8-1)
【学生分析比较汇报】
【介绍】金属之最(课本P4)
【讨论】投影展示:
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4、用来铸造硬币的金属材料需要具有什么性质?
【学生分组讨论后汇报交流】
【总结】用途主要由性质决定。还需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料是否容易回收利用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
【转折】展示飞机图片,思考制造飞机的材料中为什么大量使用铝合金而不用纯铝?
【设疑】那么,什么是合金?合金的性质与其组分金属有何不同?合金的应用范围怎样?我们常用的合金有哪些?哪些合金最有前途?
【阅读】课本P4-5《合金》的内容。
【设问】我们应该怎样定义合金?谈谈你的看法。
【归纳】1、合金是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
【介绍】生铁和钢。
【比较】2、合金与组成它们的金属性质比较。
【实验探究】实验8-1(备注:焊锡和锡的比较课外完成)
1、比较黄铜片和铜片的光泽、颜色。
2、将黄铜片和铜片互相刻划,比较它们的硬度。
性质比较 现 象
黄铜 铜 焊锡 锡
光泽和颜色
硬 度
结 论
【过渡】合金的熔点与其组分金属相比,又有何特点呢?下面我们以焊锡为例,进行实验。
【演示实验8-2】如图8-6所示,将绿豆粒大的焊锡、锡和铅放置在铁片上,加热铁片的中心部分,观察,比较焊锡和组成它的纯金属锡、铅的熔化温度。
现 象
结 论
【总结】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存在差异,从而使合金更容易适合于不同的用途。
【讲解】3、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展示】几种常见合金的主要成分、性能和用途(课本P6)。
【过渡】合金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新的金属和合金一直在被不断的发展和应用。例如,钛和钛合金就是近30年来引起人们普遍重视和关注的一种新型金属材料。
【板书】4、钛和钛合金 新型金属材料
【展示】钛和钛合金、新型金属材料的有关资料。
【小结】课本P7。
【布置课外作业】习题4、5
【做一做】家庭小实验——淬火与回火 让学生感知学习的对象,激发学习的兴趣,导入新课。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学习对象。
学生阅读,了解人类使用金属材料的历史。
分组探究,形成共识,感知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其与非金属的差异。
学生通过交流、汇报,认识金属的物理性质。
巩固提高
比较分析,培养能力
组织学生讨论,进一步认识金属的性质及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并认识性质不是决定用途的唯一因素。
学生通过自学,归纳合金的定义。培养学生阅读、归纳能力。
进一步认识合金
通过实验演示与探究,比较合金与其组分金属的性质差异。
了解合金的用途及其发展、应用前景。
?【板书设计】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一、 物理性质
1、 共性:常温下大部分为固体(汞是液体),有金属光泽,大多为电和热的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教高。
2、 特性:
二、性质决定用途
三、合金
1、常见合金──生铁和钢;
2、常见合金的主要成份、性能和用途;
3、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4、钛和钛合金 新型金属材料。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