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教学设计 (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方案
一.作业题目:
结合您在本次培训中的所学及实践完成一篇教学设计并以作业形式提交。
二.作业要求:
1.教学设计方案请参照模板要求填写;
2.作品必须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视为不合格。
三、教学设计方案模板见附件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颐和园》第一课时
姓名:
殷某某
工作单位:
***
学科年级:
四年级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这篇课文来自于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五单元第二篇精读课文。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全篇课文无处不洋溢着作者对于皇家园林颐和园的赞美。
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浏览的顺序记叙的。先总写颐和园非常的美丽,再分别写了长廊、万某某、昆明湖的美景。写长廊的景色:抓住其“长”的特点,并抓住每一间长廊上的精美的绘画的特点,再抓住长廊两旁风景宜人人们的心情因此神清气爽的外部环境;写万某某的景色:先写站在万某某脚下向上看佛香阁和排云殿的壮观景色,再写站在佛香阁上向下、向前、向东远眺所看到的美丽景色;写昆明湖的景色:分别介绍了长堤、湖心岛、十七孔某某。最后结尾呼应开头,表达作者对颐和园美景的赞美。
学习这篇课文一是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世界文化遗产”的兴趣,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艰辛;二是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学习按照浏览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写作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具体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明晰(学生懂)、具体、可操作、可以依据练习测试题)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大殿、长廊、柱子、神清气爽、建筑、耸立”等20个词语。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自己感兴趣的词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和课文的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审美爱美的情趣,激发探究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手法移步换景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四年级的学生在小学教育中正处于从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时期,他们开始转变思维方法,从过去的笼统印象慢慢转变为具体的分析,偏重于对自己喜好的东西进行重点分析,从过去的被动学习开始转变为主动学习。因此在教学本课时一定要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适当的音乐、图片在课堂上运用有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思维。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画出流程图)
导入新课,初观颐和园全景
师:昨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到长城观赏了气魄雄伟的长城,感受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艰辛,感受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今天我们走进首都北京西北郊那座世界世界著名文化遗产皇家园林,你们知道是哪里吗?
生:颐和园
(师板书课题,重点讲解颐字的写法,学生谈哪里容易错,并书空记写法。)
检查预习,交流资料,了解颐和园概况
资料交流
师:关于颐和园你们查阅资料后都知道些什么呢?
学生交流(预设学生会交流颐和园有哪些著名的景点,是由谁什么时候修建,颐和园的功用,曾经被侵略抢夺的历史等。)
师:看来颐和园在大家的心中都是一个魅力无穷的地方,老师也认为颐和园简直就是人间天堂。今天我们就走进语文文字所描述的“颐和园”中去,欣赏皇家园林的优美景色,感受汉字语言的魅力。
课文生字词学习
a 出示本课生字
B 学生开火车读生字,学生与教师一同正音重点强调 廊 堤 的读音
C 提示 殿、廊、栽三个字的写法
d 全班齐读生字
E 师生合作圈出本课的生词,除生字所组成的生词外,补充词语盘点所要求掌握的词语
F 生齐读生词
G 生提出对词义有疑问的词语(横槛、神清气爽、耸立、葱郁、画舫等)
师生合作运用所讲解过的理解词语的方法(拆字组词法,猜词法,结合语境理解法,近反义词理解法)理解词义有疑问的词。
倾听朗读,了解浏览的顺序
了解浏览了的地点
(出示课文音频组织学生认真听。)
师:听完课文音频,我们好似也已经游览了颐和园,那我们都到哪些地方去观赏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呢?
生回答,师总结归纳板书:长廊、万某某(佛香阁、排云殿)、昆明湖、十七孔某某)
勾画相关的语句,全班交流汇报。
(1)师:我们本课课文写作非常有特色,请同学们用横线勾画出课文第2至5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自由读第2至5自然段,说一说每段的第一句话在段落中有什么作用。
生读后得出每一段内容都围绕第一句话在写,每段的第一句话是该段的中心句。且都衔接了上下文,还是过渡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齐读第2至5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读后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叙述的,找到每句话中的关键词。
师生交流得出按游览顺序叙述,师板书。
细细品读,感受长廊的长与美
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从那句话感受到长廊的美的。
师生交流:
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预设学生能从此句中感受到长廊的颜色美。)
这条长廊有700米某某,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预设学生能感受到长廊很长,画特别多,都不一样,非常美。)
师:(引导生看书上的插图)并补充资料:
长廊北依万某某,面向昆明湖,全长728米,共273间,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1992年被世界认为最长的长廊,列入吉尼斯纪录。廊上的横槛和枋梁上都有彩绘。共有图画一万四千多幅。内容包括山水风景,花鸟虫鱼,人物典故,都来自于中国古典名著。
师:欣赏完图片,看完资料后能进一步感受到长廊的美吗?
(引导生领悟到长廊的长,长廊上的彩绘很美,充满艺术气息。)
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预设学生从此句中感受到长廊风景美)
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预设学生从此句中感受到人们的心情美。)
品味“神清气爽”一词
人们为什么会神态清朗,心情舒畅呢?
你在哪来曾经觉得神清气爽过?
(感受颐和园的风景美妙)
再读段落,体会由内到外的写作顺序。
师:作者写长廊先写了它的柱子栏杆,横槛上的画,再写长廊外的花木,再写人们的感受。大家发现作者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写长廊的景色的呢?
由内到外
师生共读,感受佛香阁、排云殿之壮美
学生自读第3自然段
补充佛香阁相关资料:
佛香阁高41米,并且它又是建在60多米某某的山坡上的,这时作者站在山下向上看,佛香阁就显得更高了。排云殿位于万某某中部,是慈禧太后做寿时接受拜贺的地方,可以想象得出那宏大的气势了。
师:我们的教室大概有3.米某某,那么同学感受一下站在万某某脚下佛香阁到底有多高。
(出示佛香阁、排云殿的图片)作为颐和园最为有名的景点佛香阁、排云殿到底美在哪来呢?根据课文内容,以及自己收集的资料,老师提供的资料,来说一说佛香阁、排云殿美在哪里?
(预设学生能感受到佛香阁的高大,颜色美丽耀眼,金碧辉煌。排云殿面积大,占地广,气派雄伟等。)
教师小结
作业布置
自主学习生字词,听写生字词。
摘抄优美词句。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的设计的各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出示颐和园全景图
教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一起走上了长城,感受长城的气魄雄伟,感受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艰辛。今天了我们来到了北京的西北郊,这里坐落着一座世界闻名的文化遗产-------皇家园林,你们猜到了是哪里吗?
教师板书课题,要求学生注意“颐”的写法。
学生猜出颐和园
学生书空“颐”字
激起学生的探知欲望;掌握易错字的书写。
二
同学们下来查了资料,关于颐和园你们都知道了什么呢?
教师PPT补充颐和园的资料
在同学们的心目中,颐和园简直就是人间天堂。今天我们就走进语言文字的“颐和园”中去领略皇家园林的美丽,感受汉字语文文字的魅力。
学习本课生字词
学生交流自己查到的资料
学生开火车读生字词语,根据教师讲解记忆容易出错的字音字形字义,齐读生字词。
学生提供课外收集到的资料,搭建自主学习的框架,激发阅读的兴趣。
三
教师播放课文结合相关画面的配乐朗读。
浏览完颐和园,作者这位导游都带我们浏览了哪几处景点?(相机板书:长廊、万某某、昆明湖)
明确叙述顺序,自由读2至5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找出关键词,理清叙述顺序。
学生专注听朗读,很容易就找出课文浏览了长廊,万某某,昆明湖三个景点。勾画2至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并自由读勾画关键词,讨论交流明确课文按照浏览的顺序进行写作的。
从过渡句中明确课文记叙的景点和作者记叙的顺序。
四
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整体感受颐和园的“大”和“美”的特点。板书 大 美
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并找出总写颐和园特点的词,明确颐和园特点:“大”和“美”。
五
教师:绕过大殿我们就来到了有名的长廊,请读读这段话,说说你从那句话感受出长廊的美的?
教师小结:这一段话描写了长廊的颜色、形状、画、花、游人的心情等几方面的美,突出了长廊的精致美观,由此我们也能感受创造者的智慧和才华。
出示有关长廊的资料。
再读课文,将长廊的美读出来,将自豪感读出来。
学生交流汇报长廊的颜色美,形状美。绘画美、长廊外的风景美、游人的心情美。
学生畅谈看完资料的感受
朗读段落。
必要的资料补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六
与学生共读第三自然段,补充有关佛香阁的资料,问作者怎样写佛香阁、排云殿的美呢?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或者亲眼所见来说一说。
相机板书 耸立 金碧辉煌
指导生朗读该自然段
学生汇报交流写出佛香阁、排云殿美丽的句子、词语
让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成为可输出的材料,提供其语言运用表达能力。
作业布置
完成作业
巩固所学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教学评价主要以生字词的听写,同学间展示交流优美的词句,背诵喜欢的段落进行。
七、教学课件(本节课的教学课件)
?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教学设计 (1)》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