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及反思

本文由用户“沉炠V鑺灐狈窒矸⒉? 更新时间:2022-01-10 08:16:53 举报文档

以下为《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及反思】

作业题目:

完成并提交一篇“教学设计及反思”作业。

作业要求:

1.教学设计及反思请参照模版要求填写;

2.作品必须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成绩将视为不合格;

3. 字数在400以上。

附件:教学设计及反思模版(撰写时蓝色文字可以删去)

教学设计及反思



课题名称:《小马过河》



姓名:

赵某某

工作单位:

***小学



学科年级:

二年级

教材版本:

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这是一片童话故事,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小马与牛伯伯小松鼠的对话,把一个不善思考、凡事爱问妈妈的孩子写的活灵活现,会使小读者读来感到特别亲切。这个故事说明遇事要亲自动脑筋,亲自去做,才会有正确的认识。??

设计理念:本篇文章充满童趣,适合让学生边读边发现问题,教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理解寓意,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具体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明晰(学生懂)、具体、可操作、可以依据练习测试题)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懂得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并勇于实践,在实践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麦”、“果”、“深”口头组词。??

3.学法渗透“三读法”。

4.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挖掘课文内涵的道理,明白实践第一。??突破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学生难以理解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并勇于实践,在实践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二年级学生以感性思维为主,富有想象力,对形象的事物易于产生兴趣。朗读能力比较强,喜欢互动,所以我安排了表演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理解课文内容,真正体会到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导入

老师手举小马图,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一只小动物,你知道是谁吗?

踊跃回答

学生感兴趣,迅速进入课堂



2.初读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新词,读通句子。通过初读,学生对课文已有了整体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精读课文中的重点句。通过对重点句的朗读分析,课文其他内容便也迎刃而解了。

借助拼音认识字词,读准字音,读顺读通句子。

读通句子,扫清障碍



3.研读文本

1.这篇课文写了哪些小动物? ?

2.这课主要写的是谁?

3.写的是小马的一件什么事?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呢???

4.读1—3小段 妈妈让小马做什么事???

5.小马心情怎样?

6.书上哪个词写的是高兴的心情? ??

7.小马为什么这么高兴??

8.小马的话说明什么?

9.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呢?

小马这时怎么想的???

小马为什么为难呢???

1.第一次离开妈妈。??

2.离家很远了。?

3.河水哗哗地流着不知深浅。?

指导学生读1—3小段,读出小马高兴的心情和后来为难心情的语气。??

指导读4—6小段??

10.小马遇见了谁?

11.他们争吵一件什么事?(河水到底是深还是浅)

12.老牛说水浅,松鼠说水深,谁说的对?

小马听了它们的话,怎样表现的?(不知怎么办)

小马为什么不知怎么办才好?(遇事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

接着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4—6小段,读出小马和老牛、松鼠对话时的不同的语气

小马听了老牛、松鼠的意见,怎么表现的???

小马回家问妈妈,妈妈怎么说的???

读第7小段(分角色读)??

妈妈问小马,小马什么表情???什么叫难为情?(不好意思。)??13.妈妈问了小马几次话?(三次话)?

小马听了妈妈的话怎么做的???(低下了头)

1老牛、松鼠、小马

2小马

3小马过河的事。??

4.驼一袋面粉到磨坊去

5. 开心

6.连蹦带跳

7.第一次接受任务??

8. ?爱劳动有礼貌

9. 去磨坊,一条河挡住了去路。??

10. 老牛 松鼠

11. 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嶼过去。”?(板书??水浅)?

松鼠说:“深得很哩!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板书??水深)?

12. 学生讨论得出:水的深浅不变。老牛高大认为水浅,松鼠矮小,认为水深。这是相对而言的,都有自己的道理,为什么???板书:高大??矮小

13. 读第一次??指导读??“我XXXXXXXXXX我过不去。”??

读第二次?理解??反问句的意思。??

读第三次??指导读??“没XXXXXXXXXX没想过。”?

14.指导学生分角色把这个故事演绎出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1.理解文章内容读懂大意

2.读懂文章所蕴含的道理:凡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学会去尝试,只有尝试了才知道事实的真相。



五、教学策略选择(针对学习流程的设计的各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图片及多媒体直观展示法;(2)以读代讲法;(3)以读促悟法。

“听读说演”多种形式相结合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教学中我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和交流的空间。但是教到此处,我发现孩子们普遍喜欢小马和老马,对松鼠和老牛则反应淡漠。虽说对于人物形象的的品读,仁者见仁,不可能做到平均用力,且松鼠和老牛形象也非本课重点,但松鼠和老牛的形象竟未能在孩子们的脑海中留下印象,说明此课语言文字挖掘尚有欠缺,若能抓住表现松鼠形象的“大叫”“认真”来进一步感悟松鼠发自内心的焦急、担忧,及以事实说话的认真劲儿,松鼠的形象应该会逐步丰满起来。  



七、教学课件(本节课的教学课件)







八、板书设计(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小马过河

老牛: 高大 河水浅

松鼠:矮小 河水很深

道理:遇事多动脑多尝试



九、教学反思





引导学生思考,学了课文后小马、老马、老牛、松鼠,最喜欢谁。学生独特的思维正是其学习个性化的体现。保护学生独特的思维,培养个性化学习,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孩子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是不同的,思考问题的角度也不相同,这就意味着面对相同的问题情境,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思考方法;教学中我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和交流的空间。但是教到此处,我发现孩子们普遍喜欢小马和老马,对松鼠和老牛则反应淡漠。虽说对于人物形象的的品读,仁者见仁,不可能做到平均用力,且松鼠和老牛形象也非本课重点,但松鼠和老牛的形象竟未能在孩子们的脑海中留下印象,说明此课语言文字挖掘尚有欠缺,若能抓住表现松鼠形象的“大叫”“认真”来进一步感悟松鼠发自内心的焦急、担忧,及以事实说话的认真劲儿,松鼠的形象应该会逐步丰满起来。   以上是教完这篇课文后,自己的一点小小反思。当然以后的路还很长,这节课给予我的收获还是较多的,我将吸取好的方面,继续运用于教育教学中,对于还不好的地方,继续学习,继续反思。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