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本文由用户“great路小帅”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19 09:30:21 举报文档

以下为《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SO2的性质和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危害及其防治,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学生形成与自然友好相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认识,让学生认识SO2的性质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本节在教材中被安排在《化学1》的最后一个专题,是在学生学习了氯、溴、碘、硅、钠、镁、铝、铁、铜等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硫及其化合物。这是对高中化学必修阶段无机化合物知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同时也将为本专题后续章节“硫酸的制备和性质”、“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等相关知识的学习打下伏笔,为《化学2》及后续选修课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因此它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高中阶段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的一个重点,也是知识过渡的一座桥梁。

2、教学目标

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结合教学过程中教学条件和学生认知能力等实际情况,本人确定了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使学生了解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及其防治的原理

②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③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围绕硫酸型酸雨形成的原因为主线的探究活动,体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②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使学生了解SO2引起酸雨等环境污染的社会问题,树立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

②使学生了解SO2在食品加工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科价值。

③培养学生辩证认识事物两面性的哲学观点。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SO2的化学性质

难点:酸雨的形成原因

二、学情、学法分析

1、学情分析

①??本节课以“酸雨”为背景,它是当今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也是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学习素材,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②??此内容之前学生已完成了氧化还原反应、部分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等知识的学习,这些内容对SO2知识的学习起到了铺垫和支持的作用。并且学生已经知道硫与氧气反应可生成SO2以及SO2 的部分物理性质。

③??高一年级的学生年龄一般在16岁左右,思维敏捷、活跃,但不够严谨。比较喜欢动手做实验,但缺乏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因此,必须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加以培养。

④??在前面的教学中,已完成了许多的探究或验证实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能够胜任本节课的实验探究活动。

2、学法分析??

本节课学生学习模式、方法为:

创设问题情境



提出猜想和假设



制定验证计划



实验探究



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在探究活动中,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共同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通过现象分析得出化学本质,再从化学的角度去分析、揭示实验现象和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充分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

三、教法分析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实际,呈现给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素材,这将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对实验事实进行归纳总结,从而获取相关知识,领略实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验探究精神。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把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验教学和教师恰当的启发、引导进行巧妙的结合,营造出师生互动的和谐课堂。

四、教学程序

1、教学思路

以“酸雨”为背景,“探究硫酸型酸雨形成的原因”为 内容过长,仅展示头部和尾部部分文字预览,全文请查看图片预览。 联系SO2的性质,完成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以小组为单位,结合目前采用的预防酸雨的措施,探讨环境保护的设想。



学习反馈

1、学生得出两种脱硫技术发生的反应。

2、学生能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对环境提出各种设想。





课堂小结与反馈

如何区分SO2和CO2气体?

课后研究课题

空气中SO2含量的测定

3、板书设计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

一、酸雨及其危害

二、硫酸型酸雨的形成

三、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四、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1.??????? 酸性氧化物:

2.??????? 氧化性:

3.??????? 还原性:

4.??????? 漂白性:

五、二氧化硫的用途

六、酸雨的防治

[文章尾部最后300字内容到此结束,中间部分内容请查看底下的图片预览]

以上为《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