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及反思

本文由用户“flycstt”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10 18:10:25 举报文档

以下为《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设计及反思



课题名称:《散步》



姓名:

杜某某

工作单位:

*_**学



学科年级:

七年级语文

教材版本:

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文取材于家庭生活中常见的小事,容易激发学生的感受、联想和思考,作品内涵丰富,又很适合做多元解读。围绕着亲情、孝道、责任等主题,适合于给学生进行责任教育。



二、教学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重点语句赏析。(重难点)

3、体味三代人互相体谅、互相挚爱的朴实纯真的亲情。(重难点)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文是一篇叙事比较浅显的文章,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而且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比较有感触。主要是文章的内涵,学生可能无法一下子领悟出来,需要一步步引导。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新课导入

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体现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亲情。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沐浴着亲情。哪位同学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都感受到了哪些亲情?(学生举例回答,教师予以肯定)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等。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散步》这篇课文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二、文学常识

作者介绍

1、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呢?——莫某某

2、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提醒学生看课下注解和优化)

3、(展示课件)补充介绍。莫某某,1951年出生,男,汉族。笔名周某某、章大明。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作协副主席,重庆人。1982年毕业于**_*文某某。 为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系副主任、教授。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其中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著有《莫某某中短篇小说选》、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等。

三、字词梳理

1、课件展示生字词,比比谁读得准。(要求学生在文中找出并抄写在作业本上)

散步 (sXXXXXn) 信服 (xXXXXXn fXXXXX) 熬(XXXXXo) 分歧 (fXXXXXn qXXXXX)

霎(shXXXXX) 取决(qXXXXX juXXXXX ) 嫩芽(nXXXXXn) 委屈(wXXXXXi qXXXXX)

2、根据意思写出词语,课件展示,学生抢答。

忍受病痛或艰苦生活等 (熬)

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委屈)

差别; 不相一致的地方。 (分歧)

这里形容水的明净。 (粼粼)

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各得其所)

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不知所措 )

四、整体感知

1、听朗读

要求:对照课文,找找看是不是有和你读得不一样的地方;注意停顿;默声模仿着读。

2、齐读课文,初步感知,找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

明确:(1)散步的时间:初春

(2)散步的地点:南方的田野上

(3)散步的人物:“我”、母亲、儿子、妻子

(4)散步的原因:母亲身体不好,应该多走走

(5)散步的经过:发生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

(6)散步的结果:互敬互让,“我”背母亲走小路

3、理清全文思路,填空。

①“我”劝母亲散步→②__全家一起散步__→③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分歧→④__“我”决定委屈儿子__→⑤__母亲却依从了孙子__→⑥“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走小路

3.从这篇文章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

明确:互敬互爱、其乐融融。4、由此看来,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学生小组讨论,选代表发言。

合作探究

1、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分歧?最后分歧是如何解决的?

明确: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决定委屈儿子,母亲却要依从孙子,走小路。最后,“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一起走小路。

2、文章为什么把“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写得那么郑重其事呢?

明确:因为小路难走,恐怕稍有闪失,摔伤了自己的亲人,因此走得很慢,很稳,很慎重。表现了“我”和妻子的责任感,体现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3、文章最后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明确:“我”和妻子确实如同背着整个世界:一个老人,代表着业已过去的时代和世界;一个孩子,代表着刚刚开始的世界和未来的时代。背着这个世界的“我”和妻子——一代中年人,承担着孝敬老人、爱护儿子的双重责任,这种责任已经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更是社会的。作者运用这带有象征性的句子,写出了自己的使命感,深化了全文的中心意思,表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

4、结合课文,谈谈你对文中的母亲、“我”和妻子的认识。

明确:母亲:能听从儿子的劝告来散步,可见母亲性格温顺;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宁愿委屈自己,顺从孙子的心愿,可见母亲善良、无私、关爱家人。

“我”为一家之主,能带着一家人出来散步,能正确决策,选择母亲想走的大路,而且到了一处,就主动蹲下来,背起母亲,可见“我”既是一位严格的父亲,是一家之主,又是一位孝子,团结妻子一同承担了赡养老人、抚养教育孩子的重大责任。

妻子:能顾全大局,能理解、信赖、支持丈夫,能和丈夫齐心协力,共同承担赡养老人、抚养教育孩子的重任,是一位贤妻。

学生谈感受

学生看课下注解和优化

学生做笔记

学生在文中找出字词并抄写在作业本上

学生读词语

学生小组讨论,选代表发言

学生讨论并发言

引出本课话题

整体感知文章

重点句子赏析

领悟文章主题



















五、教学策略选择



以学生讨论分享为主,教师适当引导,并加入现代化信息技术,有视频和音频的运用。



六、教学评价设计





小组加分制



七、教学课件







八、板书设计





尊老   爱幼



九、教学反思





课堂永远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再完美的课堂也有不足之处,在每个教学环节的过渡时,授课老师的部分过渡语不是特别自然,衔接不是很好,教学语言个别地方有些重复,不够流畅,在最后学生合作交流这一环节中,学生感悟的时间太短,我想如果再多给孩子们一些时间,我相信孩子们一定会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