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对韵歌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对韵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对韵歌》是摘取《声律起蒙》中的内容,围绕春夏秋冬,编成符合儿童特点的、且含适当生字的韵文。句式整齐,合辙押韵,琅琅上口,背诵自如,通俗易懂,文道结合,便于儿童理解,易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教学目标:
????1. 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认识“对、云”等7个生字。
????2. 会写“虫、云、山”3个生字和提、撇折、竖折3个基本笔画。
????3.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
????读准“风、虫”的字音。
课前准备:
????1.制作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对子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古代有一个叫陈文杰的人,他非常聪明,因为对对子对得好而当上了钦差。你们想不想像他一样来对对子?那老师就出两个满足你们的愿望。出示:天对(地),黑对(白),花某某(树)。看来咱们班的小朋友也很聪明,对子对得真不错。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儿歌《对韵歌》。(板书课文题目:对韵歌。)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课前布置孩子动手搜集生活中的资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为新课做铺垫,有着一举多得的作用。
????二、识字教学,图文结合
????1.出示课文:试读对韵歌,并交流在试读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2.学生再次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画本课的生字,不会的请教同桌或老师。
????3.指生读课文,纠正朗读不正确的字音。
????4.指导学生学习“对”字。
????(1)屏显第一句,指生朗读。
????(2)出示“对”字。个别读,齐某某。
????(3)认识“对”字的部首,指导书空。
????(4)启发学生说一说“对”的反义词。
????5.整体感知。
????(1)出示图片(大屏幕出示图片:图上有云、山、虫),让学生猜一猜这是文中的哪一句?不知道的可以看一看课文。
????(2)学生汇报这是哪一句,并齐某某。
????6.指导学习生字。
????(1)出示认一认。
????(2)根据图片认识生字。教师讲解,学生读出!
????(3)看,汉字多有趣啊,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学到更多的汉字知识呢!
(4)讲完“云、雨、风”之后,让学生连一连,加深印象。
???(5)继续讲解“花、鸟、虫”和“山清水秀、柳绿桃红”。
????(6)把生字放回句子中指生个别读,齐某某。
????7.理解词语。
????(1)出示最后一句,指生朗读。
????(2)去掉“对”字,再指生朗读。教师相机出示成语:山清水秀、桃红柳绿。
????(3)理解“山清水秀”的意思。
????①出示课件。(播放春季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
????②学生交流欣赏感受。教师启发:当你看到类似这样的美景时就可以说“山清水秀”。
????③介绍家乡山清水秀的地方。
????(4)理解“桃红柳绿”。
????①出示图片,看图片读词。
????②说一说:( )的桃花,( )的柳树。
????③齐某某最后一行。去掉“对”字再读。
????④个别读,齐某某。
????三、加强巩固,写字教学
????同学们,这些生字不但要求我们会认,还要求我们会写,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生字书写。
????(1)认真观察,思考:怎样才可以把这三个字写得更漂亮?
????(2)交流写这三个字的小窍门。
????(3)交流书写时需要同学们注意的地方。教师相机强调三个新笔画。“云”字第三笔是“撇折”;“虫”字的第五笔是“提”;“山”的第二笔是“竖折”。
????(4)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5)学生练某某,交流评价。
????四、反复诵读,拓展延伸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某某《对韵歌》。可以拍拍手,也可以同桌对读等。
????2.男女生对读。
????3.师生对读。
????4.共同拍手读,能背下来的可以不看书。
5.出示一些对子,试着一起拍手读一读。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某某海树,赤日对苍穹。
????6.小结:对韵歌这种独特的语言表现形式,同元曲汉赋、唐诗宋词一样,散发着中华民族的无穷魅力,让我们踏上对韵的快车远航吧!
?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对韵歌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