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本次课教学突出“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使学生在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技术的同时达到身体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授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并且把德育渗透思维活动,心里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学习锻炼的积极性、创造性、培养能力、学会合作学习,使之终身受益。
教材分析:
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是篮球技术中一项基本技术。从发展身体素质方面,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灵敏度、协调性和爆发力,从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角度,学生可以通过利用较为简单,实用技术展现自我而获得自信与成就感,由于该技术简单易学,实用性强,同时具有动作迅速,节奏感强、易与其他动作衔接等特点,是比赛中运用较为广泛的得分技术。因此,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具有较强可学性和可教性。该技术的学习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控制球能力和身体的协调配合能力。
学情分析:
篮球运动是高中生十分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项目,高一学生属于青春期,身体形态和器官发育某些特点,可能会影响其运动能力,尤其灵敏、协调能力有所下降,部分女同学意志较薄弱。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努力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鼓励学生的兴趣,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安排好教学,引导他们科学的进行身体练习,学习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
教
学
目
标
初步建立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生物动作概念,熟悉行进间单手投篮的脚步动作和要领。
通过本科学习,使90%的学生较好掌握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的脚步动作。
培养学生的勇猛顽强精神,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时间
学生活动
组织要求及示意图
次数
开
始
部
分
课
堂
常
规
教师提前到场,准备好场地器材。
师生互相问候。
宣布本节课内容。
检查服装
3’
体育委员整队,汇报人数。队形:四列横队。
认真听讲,明确要求。
***
***
***
***
0
要求:集合快静齐。精神抖擞,注意力高度集中
准备部分
准备活动
教师指挥
口令,示范
8’
成一路纵队绕篮球场跑四圈。
定位徒手投:①扩胸运动②振臂运动③体转运动④弓步压腿⑤膝、踝、腕关节运动。
***
***
***
***
0
要求:节拍协调一致,动作到位,充分活动。
4x8拍
基本部分
一、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自投自接
二、1、互投
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
1 教师做示范,引导学生观察。
2 组织指导学生练习
3组织指导学生练习,指出练习要求
4 教师讲解动作要领:以右手投篮为例,右脚向前跨出时接球,接着迅速上右脚起跳右腿屈膝上台,同时举球至头右侧,腾空后,上体稍后仰,当身体跳到最高点时,右手臂伸直用手腕前屈和手指力量将球投出。
动作要点:
跨大步接球牢。
跨小步用力跳。
要翻腕控球举球高。
要指腕柔和用力巧
1’
2’
3’
5’
19’
观察教师示范
徒手练习
自投自接篮球模仿练习
二人一组,相距三到五米进行互投练习。注意动作连贯性、完整性和正确性。
学生和教师指挥一起练习。
徒手走云步,第三步双脚腾空且同时落地。
教师再次示范讲解
原地拿球上篮—再运一次球上篮—最后做运球上篮完整练习
体会教师动作、学生相互观察评价。
要求:压腕、拨指、控制手型。
要求:球放食指、中指指根间,大拇指和无名指及小指来控制球的平衡,食指和中指在球出手瞬间投球。肩带放松,肘关节固定、括肘、伸臂、屈腕拨球连贯、手指拨球旋转。
教学重点:一大二小三腾空
教学难度:当身体在最高点时手对球的控制
10次
20次
30次
2次
10-15次
结束部分
放松
放松活动
总结本课学习收获与不足
4’
跟教师做
听记、收拾器材下课
***
***
***
***
0
要求:“心到意到”彻底舒缓身心。
场地器材
二个篮球场
20个篮球
待可密度预计
平均心率 120-140分
50%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高二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篮球基础,但大部分同学还是初学者,尤其是女生。我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概念;让 85%以上的同学初步掌握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的脚步动作。
教学的重点是一跨二跳,难点是停球起步。一般别人上这堂课的内容习惯说“一大、二小、三起跳”,这中说法没错,关键是容易引起学生的误解。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三步。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利用小方某某,在地上竖着摆一块,接着再横着摆一块,在垫子的前方拉一根绳子。最后一步腾空的时候去触摸绳子。在课前就强调“一跨二跳”我们的三步上篮是两步,从而进入到基本部分的教学过程中去。
在准备部分,我先让学生分成四组,然后由小组长带领自主做准备活动,在此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在练习部分,我让学生跟着我做,要求走右脚,左脚起跳,右腿提膝。在把动作做熟练后,让学生根据方某某的距离实现一跨二跳。接下来有些学生又问老师这点距离我们觉得太小了,那我就顺滕摸瓜,体现学生的个体性差异教学,让学生在正确的动作要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起跳的范围。在下一环节中我又简单地讲了一下手部的动作要领,要求学生把托球后翻腕的动作要领体现出来,在翻腕的时候要求上臂与肩成一条直线,右手持球,左手扶球,然后安排学生进行徒手的完整动作的练习。
在课的最后部分我又安排了一个快速跑的练习,在教学过程中我改变了以往利用教师的威信强迫学生练习,而是结合小方某某,让学生跨过垫子,继续奔跑触摸道次牌后迅速返回。这么做正好与本节课的核心内容相关联,让学生在轻松的教学过程中实现快速跑的练习。
通过教学,本课也存在一些不足:
1、在准备活动的时候脱离了球的练习,如果再适当的加上球操的练习会更符合本节课的主题。
2、吹哨讲解的时间太多,也就是学生练习的时间太少。可以适当减少讲解次数,应精讲多练。从而更加巩固好学生的动作。
3、整节课队形的变换过于繁琐,在练习的时候应该做到能整体不要分散;能横队不要纵队。
4、在学生练习的时候我设计了一个让学生接球直接跨步的练习,我认为这个练习有些多余,不太符合本节课的主题。如果把这一练习改成学生自己运球起三步的话效果会更好。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