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1.2.2 第2课时 分段函数及映射2》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1.2.2 函数的表示法
第2课时 分段函数及映射
学习目标
1. 通过具体实例,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2. 会求分段函数的解析式和函数值,会画分段函数的图象(重点);
3. 了解映射的概念及它与函数的联系(难点).
预习清单 知识点一 分段函数的概念
1.分段函数:
在定义域的不同子区间上有 的函数.
不同解析表达式
2.映射的概念:
一般地,设A,B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__________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__________的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A→B为从集合___到集合___的一个映射.
任意一个
唯一确定
A
B
预习清单 知识点二 映射的概念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分段函数的概念
问题1:分段函数的对应关系不同,那么分段函数是由几个函数构成的吗?
提示:不是.分段函数的定义域只有一个,只不过在定义域的不同子区间上对应关系不同而已,是一个函数.
问题2:分段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如何求?
提示:分段函数的定义域是各段自变量取值区间的并集.分段函数的值域是各段函数在相应区间上函数取值集合的并集.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分段函数的概念
合作探究
探究点二 映射的概念
问题1:映射与函数有什么区别于联系?
提示:函数是特殊的映射,即当两个集合A,B均为_________时,从A到B的映射就是函数,所以函数一定是映射,而映射不一定是函数,映射是函数的推广.
非空数集
典例精讲:题型一: 分段函数求值问题
[例1](1)设函数f ?? = ?? 2 +1,??≤1, 2 ?? ,??>1, 则f(f(3))=( )
A. 1 5 B.3 C. 2 3 D. 13 9
(2)设函数f ?? = ???,??≤0, ?? 2 ,??>0, 若f(a)=4,则实数a=( )
A.?4或?2 B.?4或2 C.?2或4 D.?2或2
典例精讲:题型一: 分段函数求值问题
[思路探索]
1.形如f(f(x))的求值问题可从里向外求,先求f(x)的值,再求f(f(x))的值.
2.在已知分段函数值的情况下,应通过分类讨论来确定自变量的值,即在分段函数不同的定义子区间内分别求.
典例精讲:题型一: 分段函数求值问题
1.选D.f(3)= 2 3 , f(f(3))=f( 2 3 )= 13 9
[解析]
2.选B.当a≤0时,由?a=4,得a=?4;
综上a=?4或2.
当a>0时,由a2=4,得a=2(a=?2舍去).
题后反思
[拓展提升]
1.求分段函数函数值的方法
(1)先确定要求值的自变量属于哪一段区间.
(2)然后代入该段的解析式求值,直到求出值为止.
当出现多层“f”的形式时,应从内到外依次求值.
题后反思
2.已知函数值求字母取值的步骤:
(1)先对字母的取值范围分类讨论.
(2)然后代入到不同的解析式中.
(3)通过解方程求出字母的值.
(4)检验所求的值是否在所讨论的区间内.
变式训练
[变式训练]设函数f(x)= ?? 2 ?1,??≥0, 1 ?? , ??<0 若f(a)>1,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当a<0时,f(a)= 1 a >1,无解.
答案:(4,+∞)
[解析]
当a≥0时,f(a)= 1 2 a-1>1,解得a>4,符合a≥0;
(1)去绝对值号,化简f(x)的解析式并写出分段函数.
(2)根据化简后函数解析式逐段画出图象.
(3)分别求各段的值域,取其并集即为函数的值域.?
典例精讲:题型二:分段函数图象问题
[例2]已知函数f(x)=1+ x ?x 2 (-2<x≤2).
(1)用分段函数的形式表示该函数;
(2)画出该函数的图象;
(3)写出该函数的值域.
[思路探索]
典例精讲:题型二:分段函数图象问题
[解析]
∴f(x)= 1, 0≤x≤2 1???,?2<x<0
(2)函数f(x)的图象如图所示.
(3)由(2)知,f(x)在(-2,2]上的值域为[1,3).
1
3
2
x
?2
y
O
(1)当0≤x≤2时,f(x)=1+ x?x 2 =1;
当?2<x<0时, f(x)=1+ ?x?x 2 =1??? .
典例精讲:题型三:映射的概念
[例3] 判断下列对应是不是从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
(1)A=N*,B=N*,对应关系f:x→|x-3|;
(2)A={平面内的圆},B={平面内的矩形},对应关系f:作圆的内接矩形;
(3)A={高一(1)班的男生},B=R,对应关系f:每个男生对应自己的身高;
(4)A={x|0≤x≤2},B={y|0≤y≤6},对应关系f:x→y= ?? 2 .
典例精讲:题型三:映射的概念
(1)A中元素3在对应关系f的作用下与3的差的绝对值为0,而0?B,故不是映射.
(4)是映射,因为A中每一个元素在f:x→y= x 2 作用下对应的元素构成的集合C={y|0≤y≤1}?B,符合映射定义.
[解析]
(2)因为一个圆有无数个内接矩形,即集合A中任何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有无数个元素与之对应,故不是映射.
(3)对A中任何一个元素,按照对应关系f,在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与之对应,符合映射定义,是映射.
归纳总结
1.满足下列条件的对应f:A→B为映射:
(3)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均有唯一元素与之对应.
(1)A,B为非空集合;
(2)有对应法则f;
归纳总结
2.给定两个非空集合A,B及对应关系f,判断是否是从集合A到集合B的
映射,主要利用映射的定义判断是否满足对集合A中的任何一个元素,
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A→B的对应有“多对一”“一
对一”“一对多”,前两种对应是A到B的映射,而最后一种不是A到
B的映射.
课堂练习
1.设映射f:A→B,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A中每个元素在B中必有唯一元素与其对应
B.B中每个元素在A中必有元素与其对应
C.B中每个元素在A中的对应元素唯一
D.A中不同的元素在B中的对应元素必不同
答案:A
解析:f:A→B表示A中的任一元素在B中都有唯一元素与之对应,而B中的元素可以不参与对应,也可以和A中多个元素对应.
课堂练习
2.函数f(x)= ?? ???1 ,??>0 ??, ??≤0 则f(1)的值为( )
A.1 B.2 C.3 D.0
答案:D
解析:f(1)=f(1-1)=f(0)=0.
归纳小结
1.理解分段函数应注意的问题:
(1)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其定义域是各段“定义域”的并集,其值域
是各段“值域”的并集.写定义域时,区间的端点需不重不漏.
(2)求分段函数的函数值时,自变量的取值属于哪一段,就用哪一段的
解析式.
(3)研究分段函数时,应根据“先分后合”的原则,尤其是作分段函数
的图象时,可先将各段的图象分别画出来,从而得到整个函数的图
象.
归纳小结
2.对映射的定义,应注意以下几点:
(1)集合A和B必须是非空集合,它们可以是数集、点集,也可以是其
他集合.
(2)映射是一种特殊的对应,对应关系可以用图示或文字描述的方法来
表达.
http://www.bjdcfy.net
谢谢观看![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1.2.2 第2课时 分段函数及映射2》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