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万以内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万以内加法和减法》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万以内数的不连续进位加法,估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第二单元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整数加减法的最后部分。学好这部分内容,对于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巩固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和迁移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旧知,学会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
(3)结合所学知识对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理。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有着许多的珍稀动物。看看你认识这些湿地野生动物吗?把你了解的情况给大家说一说。
学生自由回答。
师:湿地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湿地野生动物。下面是关于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统计表,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36页表格)
生1:我知道了湿地动物主要可以分为三类,有鸟类、爬行类和哺乳类。
生2:我知道了其中鸟类最多,有271种;哺乳类最少,只有31种。
生3:我知道了爬行类有122种。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从表格中获得了有价值的数学信息。今天我们研究的问题就与这些湿地野生动物的种类有关,有信心学好吗?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引导学生分析统计表,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为新课教学奠定基础】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根据以上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提出问题并写在数学纸上)
2、刚才,同学们根据这个统计表提出了各种不同的问题,今天我们主要来研究这两个问题:
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3、教学例1
要求湿地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该怎样计算呢?师诱导提问。
生:就是把鸟类和爬行类动物的种数相加,算式是271+122.
师:这两个数有点大,且不是整十整百的数,不容易口算,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生:用竖式笔算。
师:想一想,竖式应该怎样写呢?自己试一试。
学生尝试独立列竖式笔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展示交流竖式计算的方法及结果:
师: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与之前我们学习过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吗?
生:跟我们以前学习过的笔算方法一样,都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2.教学例2.
师:你能自己算一算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吗?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竖式计算方法,重点说清十位上3+7=10,只要在十位下面写0,同时向百位进1.
师:想一想,271+903,该怎样计算呢?自己试一试。
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师:你在计算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学生可能会说:当百位上相加满十,我不知该怎么办了。想起“十位上满十,向百位上进1”,我觉得应该是百位上满十,向千位上进1.
师:说得很有道理,同学们根据我们学过的知识,能解决未知的问题,很了不起!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讨论交流“计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注意什么”.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要相同数位对齐。
要从个位加起。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
对于学生的回答,只要合理就要给予肯定并鼓励。
【设计意图: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自己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变式练习,检测目标。
学生完成课本37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你能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吗?
365+43= 201+94= 649+326= 297+612=
四、交流收获,总结提升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交流各自的收获、感受。
【设计意图:既总结本课所学知识点,又促使学生体会收获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万以内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