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春红热力环流课件兼容版

本文由用户“《海蒂》”分享发布 更新时间:2022-01-13 03:05:18 举报文档

以下为《戴春红热力环流课件兼容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三节 大气环境 第2课时 热力环流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

(1)、能说出气压,等压面的定义,会判断气压的高低。

(2)、知道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这是大气运动中的最简单的形式。

(3)、能归纳等压面的凹凸与气压高低的对应规律。

(4)、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能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热力环流。

2.能力目标

(1)、通过画热力环流模式图,培养学生的绘图、析图能力。

(2)、通过理解热力环流原理,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人类活动可改变下垫面状况,如扩大湖面、森林面积,从而导致局部的环流状况改变,创造良好的人类生存环境。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2)、通过分析、理解、观察热力环流和局地环流,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热爱科学的精神。

考点一: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学生观看热力环流的实验视频,观察环流探测装置内的两种颜色的液体运动。

学生活动:

1、从课本中找到热力环流概念。

2、小组讨论找代表归纳讲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3、画热力环流的形成模式图。

实验

视频

原理图

考点二: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

1、海陆风

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增温快,气温比海洋上高,近地面,陆地气压低于海洋,空气由海洋流向陆地,形成海风。夜间,陆地降温快,气温比海洋上低,近地面气压比海洋高,使近地面空气由陆地流向海洋,形成陆风。

2、山谷某某

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于是暖空气沿坡上升,形成谷某某。夜间因近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

3、城市风

***并不断增多,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的燃料,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量,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

例题: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据此回答(1)一(2)题。

(1)地面上不同地区的热量差异会引起空气流动。下面示意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 ?)

A

B

C

D

(2)市区和郊区之间形成热力环流的原因是( ) ①市区比郊区气温高 ②郊区比市区气温高 ③近地面气压市区比郊区高 ④近地面气压市区比郊区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1)B; (2)B

解析: (1)热力环流主要是由地表冷热不均形成的,气温氋,空气膨胀上升;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故D项错误。白天陆地增温快,空气上升,形成低压,海洋增温慢,空气下沉,形成高压,故A项错误。受热岛效应影响,近地面风一般由郊区吹向市区,故C项错误。夜晚山坡气温下降快,冷空气沿坡面流向谷底形成山风,而山谷中的空气被迫上升,故B项正确。 (2)市区人口密集,生产、生活及交通排放大量的人为热,

形成热岛,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郊区比市区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气流由郊区流向市区。

考点三:等压面图的判读

下图是“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⑤点,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气压最低的是________。

(2)A、B两地受热的是________地,空气________;冷却的是________地,空气________。

(3)用“→”画出图中的热力环流。

(4)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A、B中代表城区的是________,说明判断依据。

(5)若图中A处为海洋,B处为陆地,则该热力环流出现在________(白天或夜间)。

【答案与解析】(1)④ ⑤ (2)B膨胀上升 A收缩下沉

(3)图略(其热力环流的画法应是近地面A→B,高空B→A,垂直方向A地下沉,B地上升)。

(4)B  B地受热,空气上升,为市区。 (5)白天

针对训练

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可以采用大棚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下图是塑料大棚农业生产景观图。据此回答下列1-2题。

1.下列不属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的是(????)

A.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光能,提高大棚内的温度 B.有利于提高光照强度,增强农作物光合作用 C.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的湿度 D.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土壤的水分

2.当大棚的门打开时,门口处空气流动情况与如图示的空气流动情况相同的是(????)

A

B

C

D

答案: 1.B; 2.A

解析: 1.塑料大棚基本上是透明的,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削弱得很少,而大棚内地面增温后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外传递热量,塑料大棚阻挡了长波辐射向外传递,因此,大棚内热量不易散失,从而提高了大棚内的温度,故A项正确;同样,我们可以通过使塑料大棚通风等措施,调节大棚内空气的湿度、土壤的水分和大气成分等。 2.由于大棚内温度比外界高,一旦大棚的门打开,里面的热空气从上面流出,外面的冷空气从下面流进,形成如图A的空气流动模式。

下图为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热力原因形成),读图回答3-4题。

3.与M地相比,N地(?? ) A.气温高、气压低 B.气温低、气压高

C.气温高、气压高 D.气温低、气压低 4.若图示地区位于北半球,则M、N两地间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答案: 3.B; 4.A

解析: 3.图中M地等压面向下凹为低压,则N地气压较M地高;根据题意,图中气压是由热力原因形成的,故近地面M地是由于气温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的低压,则M地的气温高于N地。

4.水平方向的气流是从高压流向低压, 在北半球向右偏,故水平方向的气流由N地流向M地,向右偏转为东南风。

读某城市等温线分布图,回答5—6题。

5.P、Q两点的温差可能为(?? ) A.5℃ B.4℃ C.2℃ D.1℃ 6.能正确表示MPN一线近地面等压面剖面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5.B; 6.B

解析: 5.从图中可知,P点气温介于29℃与30℃之间,Q点气温介于25℃与26℃之间,则P、Q两地温差介于3℃与5℃之间,故选B项。 6.气温高的地区其气压低于周边气温低的地区,P处气温高,

其气压低,等压面凸向地面,故选B项。

读“某地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气压图(下图)”,回答7、8题。

7.若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构成热力环流,则流动方向为(??? )

A.O→P→M→N→O B.P→O→M→N→P

C.M→N→P→O→M D.N→M→O→P→N

8.下面图中正确表示N地在垂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配置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 7.A; 8.A

解析: 7.图中M、N的气压较高,海拔较低,说明其在近地面,M点气压较高,呈下沉气流,N点气压较低,呈上升气流,在水平方

向气流由M →N,O、P气压低,海拔高,说明其在高空,O点气压高于P点,因此水平气流由O→P,故选A项。 8.从上题分析可知,N处为近地面的低压,即同一水平面上,N处气温高、气压低,因此等压面向下凹陷,等温面向上凸起。故选A项。

下图为山谷某某示意图,图中实线是等压线,虚线是等温线。读图完成9-10问题。

9.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①此图出现在夜晚 ②此图表示的是白天 ③此时吹山风 ④此时吹谷某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根据实际调查,图中甲地的夜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 A.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的气温,气流做上升运动 B.夜晚的气温比周围的气温低,气流做下沉运动 C.夜晚的气温比周围的气温高,气流做上升运动 D.夜晚的气温比周围高,蒸发旺盛,空气中的水汽丰富

答案:9.D; 10.C

解析: 9.图中实线是等压线,谷地的等压线凸向高某某

,说明同一高度位置,谷地气压为高压,山坡为低压,风

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 即从谷地流向山坡,称为谷某某,

④正确;白天,山坡升温快,气压低,山谷升温慢,气压高,

风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谷地流向山坡,为谷某某,②正确。 10.虚线是等温线,夜间谷地的等温线凸向低处,说明

温度高于山坡,空气膨胀上升,在上升过程中,水汽凝

结从而成云致雨,故夜晚的气温比周围的气温高,气

流做上升运动,多夜雨,C项正确。

1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风能是炙手可热的绿色能源,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可能正一点一点地“侵蚀”着这个能源“新星”。国家气候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 材料二 我国某海岸附近的等压面示意图。

(1)当发生材料二中图示情况时,应出现于下图中的哪个时段?(? ) A.0-8时 B.8-12时 C.8-16时 D.16-24时

(2)“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

风变小了”,若材料二图示为我国现在的等压面示意图,则图中a、

b间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应该比50年前????????(变大或变小)。

(3)试在材料二图中画出此时的热力环流方向并判断c地具体风向.。

11.答案: (1)C; (2)变小; (3)热力环流方向如下图。c地具体风向为东南风。

解析: (1)材料二中近海洋面气压高于陆地近地而,说明海洋面附近气温

低于陆地近地面.处于8~16时之间. (2)近50年来,由于全球变暖导致海陆间温差减小,a、b间等压面弯曲程度

变小。 (3)根据a、b两地气压性质,旨先确定气流垂直运动,然后确定水平运动气

流,进而完成热力环流气流在从b经c向a 运动过程中,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

东南风。

谢谢观看![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

以上为《戴春红热力环流课件兼容版》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格式请下载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上面文字预览以及下方图片预览。图片预览是什么样的,下载的文档就是什么样的。

图片预览